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聚焦产业转型研究 服务国家数字战略——祝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建院五周年

2021-11-23

DC6A


 
尊敬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成立于 2016 年 11 月 23 日,转眼已经走过了五年的时间,值此研究院五岁生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研究院全体师生员工对您在过去五年中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地感谢!

2016 年,中国经济进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中央多次讨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案,并提出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这个大背景下,网络和数字技术开始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社会各界都意识到这一融合势必将极大影响世界经济与社会的格局。但是,传统制度、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变革,是全球哪个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场景,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若干领域中,还缺乏理论总结和方法创新。社会进步、思想先行,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尖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这样的大转型时期积极布局文、理、工交叉研究领域,适时提出了建设“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整合全校各学科力量研究中国数字化转型中的产业问题。这五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让我们看到了清华大学当初这一布局的前瞻性,而也正是这一布局让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聚集产业转型研究、服务国家数字战略。五年来,研究院全体师生员工向着这一方向共同努力,与社会各界朋友一道,从零起步、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 2020 年 4 月成为了国家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产业创新方向的成员单位,研究院所提交的研究报告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采纳,所提出的县域数字治理、产业数字金融、健康上链等理论方法也获得了国家数博会的奖励,同时也为大量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战略和模型。
回想五年前研究院创办初期,一群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未知的研究领域,没有丝毫犹豫,很快达成共识。在清华大学领导和科研院、智库中心、经管学院以及其它相关院系的支持下,筹备工作迅速展开。清华公管学院孟庆国教授、信研院邢春晓教授、社会科学学院刘涛雄教授、工业工程系刘大成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震教授等各学科的教授们主动请缨,加入了筹备团队,并成为了研究院初期开展研究工作的核心力量。筹备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经费支持,至今回想起来还让我感动不已的是清华的企业家校友们,他们得知学校整合各学科力量从事产业转型研究,不仅仅贡献财力、还主动拿出自己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示范基地,没有他们最初的支持就没有研究院的今天!他们是南通三建集团黄裕辉先生、花样年集团潘军先生、首铁资源网张延安先生、世纪互联陈升先生、宇信科技洪卫东先生、卡联科技李兵先生、中建材环保泥卫东先生、阿义玛医疗赵京石先生、衡橡科技田建德先生、安洁康生物科技杜明辉先生,清华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永远感谢这些创始者们的无私奉献!

136F7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五年,在数字技术与社会经济系统全面融合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大量传统产业都急需研究其转型模式和方法。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之所以可以开展如此多行业的研究工作,主要还是得益于清华科研院给予的特殊政策支持:允许研究院下设多个产业研究中心,这也充分体现了清华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研究院不断调整聚焦产业研究方向,也有更多企业家们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 瑞慈医疗方宜新先生 开创了研究院健康产业研究领域,天舟文化袁雄贵先生加入并开展区块链文化产业的研究工作,东昇农业刘宝平先生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研究方向,聚量集团邵平先生受聘为研究院首席数字金融专家、并建立了产业数字金融理论体系,荣程集团张荣华女士资助研究院从事数字产业生态研究,火链科技李林先生投身于产业区块链的理论与应用创新研究之中,中欣尚道沈显贵先生组建了应急产业的研究体系,中英国际建筑王东升先生聚焦于数字建造、开辟了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领域,国能互通温琳先生在多年实践基础上积极开展数字能源产业转型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才使得研究院的产业研究充满了活力,并能够直接针对产业前沿、解决实际问题。

27730


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这些产业领袖人物的无私支持和积极参与,研究院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在此对大家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并希望大家继续和研究院一道,在相应的产业领域做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研究院开展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才队伍,研究院用五年时间建设了五只重要的研究队伍。首先,是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研究院在 2018 年组织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了产业转型研究的顾问团队,这些专家学者为研究院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大量建议,研究院这些年的进步完全是在顾问团队思想指引下取得的,在此也请允许我代表研究院全体对黄奇帆、孔丹、傅成玉、何建坤、樊代明等 60 余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其次,是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队伍。研究院成立了以郑静晨院士、白重恩院长为首的学术委员会,由来自清华各个院系的教授组成委员队伍。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研究院邀请了邵平(数字金融)、王铁宏(智能建造)、徐海锋(智慧物流)、平庆忠(平台经济)、蒲小川(科技经济)等一系列专家学者做各自研究领域的首席专家,指导研究院相关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第三,是产业学者团队。研究院组织了校内外各界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成为产业学者,大家共同研讨某些产业领域的特定研究问题。这只队伍得到了大量学者、企业研究人员的支持,目前已经有 70 余位活跃的产业学者,在数个领域中在和研究院开展研究工作。第四,是产学研合作企业队伍。面对科技创新的浪潮,大量新企业涌现出来,研究院组织这些年轻的企业家们一起研发、一起开拓、一起成长。这些新领军人物是研究院产业一线的合作研究伙伴,他们与研究院一起落地了大量产业转型理论和方法,并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第五,是专职研究和管理团队。研究院五年来基本保持了 20 余人的专职研究队伍,采用灵活的矩阵式组织架构,一方面为每一个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科研任务的需要灵活组建项目团队,保障项目高质量完成。研究院也努力把专职队伍打造成一只专家型团队,并培养了一批专业方向带头人。

E3AB

研究院的核心工作是科学研究,五年来,研究院紧紧围绕“数字化转型”这一主线,开展相关的产业研究工作,在政策咨询、科研项目、论文发表、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2020 年 4 月初,研究院成为了第一批入选国家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的 34 家校级研究机构之一,这是研究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截止今年 11 月底,研究院共承担了来自发改委、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委托的项目 17 项。2018 年至今,研究院向国家相关部门提交了 32 篇智库报告。五年来,研究院的科研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共承担了 60 余项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总额超 3000 万元。五年来,研究院共出版专著五本,涵盖《互联网+建筑》、《互联网+能源》、《智慧医疗》、《数字农业》、《供应链管理》等,公开发行了 40 余本产业研究白皮书。五年中研究院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 2 项、处于实审状态的发明专利 10 项,参与制定了 5 项国家/部级标准。五年来研究院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数博会奖励 3 项、省部级奖励 4 项。五年中各位专家学者以研究院名义发表学术论文 19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24 篇,CSSCI论文 8 篇。2020 年研究院与《数据》杂志社合作,创办了《产业转型研究》学术期刊,采取季刊发行模式。在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各位委员和产业学者们的支持下,《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已经连续发行三期,刊载产业转型学术论文 60 余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C059



研究院成立以来,也积极参与到数字时代的产业转型研究人才培养工作中。为积极响应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精神,在研究院的学术支持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等单位,共建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四川省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的区块链工程专业于 2020 年 2 月通过教育部批准,是全国高校首个、目前唯一的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五年来,研究院共招收实习生近 200 人,涉及专业覆盖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 、会计学、信息工程、自动化、建筑、土木工程等。此外,研究院与微软公司、英国电信等国内外企业合作,为清华研究生开设了“人工智能商业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商业应用”等学位课程。

22E3D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的区块链工程专业于 2020 年 2 月通过教育部批准,是全国高校首个、目前唯一的区块链工程本科专业。

研究院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学术活动,研究院创办的“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迄今已经举办四届,已经成为业界讨论产业转型理论发展的重要阵地。五年来,研究院积极组织其它各种产业转型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共举办各类论坛 200 余场,凝聚了大量专家学者集聚到研究院的平台之上。研究院的网站和公众号是研究院学术成果展示的窗口,从 2017 年创办至今,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共发文 700 余篇,其中原创文章 320 多篇。公众号粉丝数约 42000 余人,2020 年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新媒体平台”。

研究院很重视自身的制度和文化建设,在成立之初就在学校和经管学院的指导下建立了全面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研究院的各项工作顺畅运行。为了能够给研究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研究院在双清大厦 2 号楼打造了一个具有良好研究氛围的科研环境。研究院倡导“人尽其才、协作发展”的研究文化,强调学习型研究团队的打造,鼓励研究团队依据项目需要组建创新联合体,尽量避免传统科研团队中僵化、层级化、职能化的管理机制。

回首过去的五年,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走过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弥足珍贵。搭建这样一个产业研究平台,是社会发展潮流的需要、也是清华大学学科交叉创新的需要、更是在产业界苦苦探索的各界人士的需要。五年只是一个开端,我们最多只是把这样一个研究阵地坚守下来了,还有太多产业转型问题需要解决、有太多数字化相关的经济管理理论需要创新、有太多产业数字化模式需要实践。我们坚信,在下一个五年无论是在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领域,都一定会涌现大量今天没有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这个开放研究平台,期待您来与其它有识之士一起研究人类数字化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创新经济管理理论、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让我们在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这个平台上,一起群策群力、勇于创新、破解难题,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再次感谢研究院所有支持者!感谢与我一起奋斗的同事们、朋友们!

祝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五周年生日快乐!




朱岩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