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左春 王洋:基于数字经济领域参考模型的跨域融合趋势研究|《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2022-09-19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前五期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日前,《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六期刊物已正式刊发。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六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欢迎各位读者关注。

本文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左春,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工程师王洋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2 年 8 月总第 336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六期



基于数字经济领域参考模型的跨域融合趋势研究

文/左春  王洋

左春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王洋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工程师


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手段,我国数字经济正在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进行转化。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到了新高度,指出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在我国的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ICT 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作用明显,传统产业对数字化的接受和投入情况明显增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 2022 年 7 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相关数据,与 2007 年相比,全国 2021 年数字化投入总规模增加 1.85 倍,第一产业数字化投入增加 0.77 倍,第二产业数字化投入增加 1.63 倍,第三产业数字化投入增加 2.68 倍,其中,ICT 产业数字化投入增加 1.97 倍,传统产业与 ICT 产业表现出了较强的产业关联关系。可以看出,数字化手段和软件系统成为重点产业领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突破和变革的重要支撑,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在这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金融作为重点领域,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新的变革要求,即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在加强监管和风控的基础上实现领域外部赋能,这必然要求金融机构由传统的关注内部向内外兼顾的方向发展。跨域融合是发展所向,它涉及不同领域间程序或数据的横向互操作,这种互操作根植于领域参考模型。数字经济领域参考模型具有层次划分,它在维持技术创新与业务稳定之间平衡的基础上,不断纳入进化了的金融科技成果,是对成果的储备和凝练,从而支撑金融科技相关应用的快速实现。基于领域参考模型的互操作分为水平互操作和垂直互操作,其中,水平互操作体现跨域融合,成为金融科技的关注焦点。

本文对基于数字经济领域参考模型的互操作及跨域融合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对数字经济领域的参考模型进行了凝练,它是讨论互操作的基础和摇篮。基于数字经济领域参考模型,我们依照不同维度,归纳形成了互操作的分类,分别是垂直互操作vs水平互操作、程序互操作vs数据互操作,水平互操作体现了领域内部融合及跨域融合的精髓,是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科技的关注焦点,考验工程化能力。最后,我们以精准保险及“保险+”为实例,对基于水平互操作的跨域融合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认为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是形成金融科技的重要支撑体系,涉及的互操作与集成不仅面向内部,也面向外部的跨域融合,纯粹依靠内部系统很难达到高的服务标准。在数字经济的背景要求下,金融数字化转型及金融科技发展的实质,其实是由内部系统衍生向外部系统发展的过程,如“保险+医疗”,它强调跨领域的知识融合及场景融合,强依赖于技术手段支撑,因此需要服务提供商具备卓越的技术能力和兼顾多领域的知识储备。


领域参考模型是互操作的摇篮

构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金融领域行业应用软件的重点是形成参考模型,即关注和沉淀行业内应用软件的通用部分。以金融领域为代表的行业应用软件参考模型,由于工程化需要,具有明确的层次划分:简单讲可以分为环境层、组件层、组装层——底层对应平台,侧重通用技术;上层对应应用,侧重垂直领域管理——模型体现了对金融科技成果的储备和凝练。随着业务的变革、技术的发展,参考模型不断纳入新的成果物,与此同时,维持着技术创新与业务稳定之间的平衡。

从行业应用软件参考模型出发,技术属于环境底层内容,它有其独立的发展方向,相对业务而言容易变化。技术装备并非越先进越好,有时,技术越先进、系统越脆弱,反复重构会引发大规模业务问题。技术开发平台一旦变化,如何最大限度降低业务对底层技术的依赖性,做好底层迁移适配,聚焦系统模型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是行业应用软件工程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底层技术的运用并非越创新越佳,而是应该围绕业务内容进行沉淀和转化。在最新的金融领域参考模型中,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代码质量管理、开源+端到端服务、精准保险、“保险+”、数据治理平台、流量运营模型、集成与互操作模型等分别被纳入到不同层次中,实现了模型的迭代和积累,从而支撑金融科技相关应用的快速实现。

从技术生态的角度来看,开源平台和工具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开源社区强调专业分工,不提供行业客户现场集成服务,由于场景的多变性,通用的解决方法已经不现实;此外,它也不承担安全责任。因此,为改善这一不足,在上层必须规范重点领域开源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银保监会办公厅、证监会办公厅于 2021 年 9 月 28 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业开源技术应用与发展的意见》,对金融机构从代码托管平台、技术社区、开源机构官方网站等渠道获取,或通过合作研发、商业采购等方式引入的开源代码、开源组件、开源软件和基于开源技术的云服务等的合规应用进行了规范指引。在下层则需要服务商进行选择性的工程化集成,并完成客户现场技术转移。行业应用软件是构造和牵引这类需求的抓手,头部 ISV 是平台集成和应用软件系统群集成的主力。

互操作的分类

互操作的需求源于领域参考模型中的分块设计。如何基于软件参考模型进行块的划分,即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何时该合、何时该分,块与块之间的界限和联系应如何设计,一直是金融业务信息化的痛点问题;与之相应地,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合久必分、分久可合的历程,也见证了工程化发展的历史。
垂直互操作 VS 水平互操作
互操作分为垂直互操作和水平互操作:垂直互操作聚焦场景应用牵引下对组装层、组件层、环境层的纵向集成,联盟链平台及应用是典型实例;水平互操作则体现了领域内部融合及跨域融合的精髓,后者是金融科技的关注焦点,尤其是跨域融合赋能,更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大势所趋。
水平互操作有很多分层。它可划分为概念互操作、动态互操作、语用互操作、语义互操作、语法互操作、技术互操作这六大层级,现有的信息交换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语义转换能力,即互操作性决定体系结构。应用软件互操作涉及不同领域,其难易度取决于领域知识的语义翻译复杂度和动态性。

4961F


在政策要求、业务发展、技术变革等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行业应用软件正演化成不断变化的系统群,如保险领域的“小核心、大外围”。行业应用软件应用软件系统群的变化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上层、区块链、数字孪生等技术落地的主现场,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支撑,由此催生了跨行业应用的中间缓冲应用及相应的水平互操作需求,对服务提供商的规模、领域知识和工程经验储备而言是一种挑战。
程序互操作 VS 数据互操作
从耦合方式的维度来看,互操作有两大分支,分别是程序互操作和数据互操作,涉及程序耦合和数据耦合。数据耦合偏静态,强调共同认可语义对象,程度相对较轻,但需确保数据安全,如隐私计算场景下的数据耦合要进行数据隔离。隐私计算的本质是数据和处理在跨系统间集成的安全方法和技术,即不同软件系统(多尺度信息空间)之间的互操作隔离原则和实现,应关注包含上位结构约束在内的公共接口数据,关注软件和组织的边界,关注互操作和协同。与此同时,如何过滤隐私、如何实现安全访问等过程,则体现了基于领域知识的隐私单向加工,因此,领域知识的积累十分重要。
与数据耦合相比,程序耦合偏动态,强调应用逻辑,它类似独立于两个应用软件之间的“中介体软件”,在“互联网+”场景组合下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程序耦合容易面临系统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安全问题更为严峻。

在组装层,开发者需要对程序耦合或数据耦合的方式进行选择。如果选择数据耦合,则需对传统数据结构制定标准,从而在互操作过程中降低成本。如果选择程序耦合,API 接口原则应学习纵向应用软件与系统软件的接口方式——系统软件层面往往把系统底层资源管理得很好(很多行业的核心业务系统相当于资源管理软件;与操作系统不同,它管理的不是系统资源,而是领域内容资源,其中涉及物理和认知模型),对外接口封装则很简洁,接口用最大限度隔离原则(即开闭原则),尽量使应用软件只感知通讯和读/写(I/O)。与此同时,还应关注过程协议。


水平互操作是数字经济的关注焦点

金融科技面向的业务问题属于管理问题,它具有开放、复杂等特征,面临的水平互操作既包括内部互操作也包括外部互操作,对服务商简化复杂性的工程化能力是一种挑战。在对复杂性进行简化时,应依照新一代行业应用软件的三大核心要素展开,分别是:(1)数据架构(结构+内容);(2)系统群、功能集、用户体验;(3)组件平台、脚本规范。
在数据架构层面,行业应用软件与通用系统软件不同,前者不仅关注数据结构也关注内容,尤其关注蓝图数据结构,即纵向最明细结构,它是核心领域知识的载体,代表设计者对应用设计的理解及其在业务领域的知识储备。一般而言,数据结构分为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元数据及环境结构。横向结构类似元素周期表,相当于通用元素设计。纵向结构聚焦“最复杂”的结构,是金融科技相关应用设计的关键。底层元数据相当于词根表以及对结构中一些元素的应用。
在界面和功能集层面,水平互操作需要服务提供商不断升级和简化各类接口,其中涉及计算的约束和领域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服务提供商需要积累大量领域知识,尤其要掌握与客户互动的术语,从而可以更好把握应用问题,同时对提升软件质量也有裨益。
代码和平台也是金融科技应用的核心要素,服务提供商应基于不断变化的平台和算法进行适配设计和良好封装、对平台和编程规范进行约定,对领域脚本进行样本标准化,同时建立合适的系统群和互操作标准,形成“组件平台(相同复用)+样本程序(相似复用)”的模式。目前看,除了行业应用软件组装层中大量运用,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混编的软件(如NFT等软件)开发中,也存在对以太坊等软件的、大量工程化的相似复用。未来,软件开发在相似复用层面会有很多技术出现——基于组装的建模 ABM 是相似复用的新方法,是应用软件组装层,“长脚本族”的软件复用方式。


基于水平互操作的跨域融合精准保险及“保险+”

金融科技发展的实质,是由内部系统衍生向外部系统发展的过程,跨域融合是必然趋势。所谓科技赋能,主要是指“向外”赋能。纯粹的内部系统不容易达到高的服务标准,但“向外”是科技赋能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金融科技的产品设计需要实现从广义性的零售到批发及个性化,其中涉及的互操作与集成不仅面向内部,也面向外部;不仅有“主/从”结构(地域外挂),还有“对等”结构(更为重要,如“互联网+”和“保险+”),后者要求强技术能力和多领域知识储备,需要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群作为重要支撑,同时授权不同行业标准和领域知识。



01

对内求突破:“地域化网络”及“主/从”结构

以保险领域为例,保险行业在“互联网+”和“保险+”的大潮冲击下,业务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保险科技(InsurTech)。近年来,保险科技已经发展到了“精准保险”的阶段,“精准保险”以精准服务为特征,目的是精准解决保险客户痛点,它考验新技术与多场景融合的能力,也考验保险行业的渠道管理与知识管理能力。

目前,保险客户的痛点之一是“找谁买,找谁赔”,因此,保险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降低销售成本,提高服务收益。基于这一问题,MGA 管理型总代理是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国银保监会中介部召开的 2022 年全国保险中介监管工作会议,对 2022 年保险中介监管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首次提出了 MGA 一词,指出要“探索 MGA 模式的监管方式,提升创新业务的管理水平”。MGA 是 ManagingGeneral Agent(管理型总代理)的缩写,它有跨保险公司产品和跨财/寿险综合客户服务的好处,这在国际已有比较好的实践可作为参考。但针对中介规模太小,存在经营和违约风险等问题,发展初期需要对其在互联网保险合规经营、分支机构管理、中介市场体系完善、业务模式、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强监管,从生存发展看,中介渠道有叠加运营趋势,可融合周边行业领域已有的规模化中介渠道,在监管要求下,为客户提供更综合、更安全的专业化服务,因此可尝试建立大型中介公司,完善地域化网络。行业机构可通过建立平台型信息化系统,实现多格式、多定制和低成本等能力,并与已有的业务系统及其他渠道系统对接,保持行业标准接口下的不断适配,技术门槛较高。

46618

之所以谈及地域化网络,是因为保险公司往往需要以地域为中心进行运营,以满足不同地域的个性化业务需求。保险核心业务系统群也是统一版本、地域布署,因此地市单位成为产业互联网主战场,是应用软件集成所在地。独立的管理应用软件是中枢,在地市级则需要“外挂”附加应用软件,所以要确定外部互操作方案。“外挂”大部分是一种“主/从”集成;当然,也可以对 SaaS 运营方式进行互操作集成,SaaS 的运营体是“行业客户数*地市数”,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02

对外谋合作:“保险+”及“对等”结构

简单来说,跨行业的应用互操作关系,可看作是涉及的行业应用软件不同层面之间的相互映射。

所有行业应用软件均可分为三个层面:记录事实层、约束层、评估层。它体现了管理通用思维和运筹观点,约束层与评估层可与人工智能进行结合。

2258E


以“保险+医疗”为例,“保险+”与“互联网+”一样,要解决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性技术问题,保险往往是其他行业的“约束层”软件模型,反映这一特定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它映射的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业务问题,因此考验领域积累——医疗行业是典型实例,医疗和教育是民生关注热点,国策的实现依赖各项管理文件;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保障公平性、精准性、人文性及保护隐私等,结合“保险+”的商业补偿模式,可以更好地兼顾公平和效率问题。保险行业的基础层面是记录事实层,医疗系统群中的约束层,恰好对应了保险系统群中的记录事实层,基于这一对应关系及相应的结构储备,服务商可以将跨领域的软件进行集成,其涉及庞大的管理反馈循环和技术手段运用,反映良好的系统工程水平。

21CD5

由此可以看出,应用软件互操作性是数字经济形势下产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布局,其中医疗行业走在前面,而与各行业相关联的保险几乎无处不在,这一模式将激励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业务价值链可由保险产品深度介入,提供全面的保障和服务。

在此过程中,技术手段的支持至关重要。金融机构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业务发展满足不同行业的赋能需求和监管需求,尤其是监管部门的要求,如销售行为可追溯等。销售行为可追溯涉及大量的技术手段,信息存储量巨大,因而带动了金融行业基础设施的采购。由此可以看出,软件互操作与集成将发挥重大作用,需在纵向集成新的系统软件和通用软件平台;在横向解决已有应用软件与本软件的互操作。行业客户会逐渐从买“产品”转向买有技术含量、长期的专业服务。“对等”环境下的应用软件开发是开放式的,开发、测试和上线运行有全新的方法论。

结 语

金融科技相关应用的软件系统群以进化论的方式进行演化,系统的分分合合,主要依据业务发展的侧重点和应用特点,没有最优解,需要设计者灵活应对和把握。这种应对和把握离不开服务提供商对领域知识的积累。随着系统内/外不断演化和重构,人员和技术换代的复杂性不断提高,改善目标都包含减少工程复杂性。在行业应用软件群的实现过程中,领域模型和底层技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还需结合测试过程管理。

21C79


水平互操作是当前数字经济时代下金融产业转型的研究重点。互操作针对行业应用软件具有的特殊性,将会是场景化解决各类问题的突破点,水平互操作又涉及行业内水平互操作和跨行业水平互操作。水平互操作发展既是金融机构急迫问题,也是新技术理论发展的重点,将会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形成重要成果。

订购须知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现已发售第一期至第六期,各位读者如欲购买,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自行订购,也可联系以下老师订购:

朱栩葶老师:

联系电话:010-83021220

邮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编辑、图片|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