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清华大学建筑产业大模型应用趋势研讨会”成功召开

2024-06-06



通用大模型已经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在不同产业场景下的应用至关重要,各产业都需要谋篇布局研究如何基于通用大模型研发产业大模型。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将是大模型应用的重要场景,大模型在建筑产业的应用是业内人士都颇为关注的重要课题。

6 月 4 日下午,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组织召开“清华大学建筑产业大模型应用趋势研讨会”,会议邀请通用大模型技术公司代表、建筑产业的头部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高管共 30 余位专家,结合大模型发展前沿动态和产业应用场景,共同深度研讨建筑产业大模型应用的发展战略问题。

183D3

△ 会议现场

会议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主持。朱岩首先对各位专家来到清华交流表示欢迎。朱岩表示,研究院与在座各位建筑产业专家共同编著的《中国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城市建设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中对人工智能在建筑产业的应用有一定涉及,伴随通用大模型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当深刻思考大模型在建筑产业的应用方案。目前,大模型在建筑产业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孵化期,具有巨大潜力和价值,不仅能提升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和效率,还能优化施工管理流程,推动后期运维的智能化进程。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行业标准的建立,大模型有望在建筑产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助力建筑产业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大模型技术专家和建筑产业从业者分别从各自专业视角,找寻到大模型和建筑产业结合的最佳路径。

F6F7

△ 朱岩致辞发言



     
第一部分      
人工智能专家看建筑产业智能化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孙富春从具身大模型的感知与技能学习特性入手,讨论大模型助力建筑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孙富春表示,具身大模型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建筑设计、材料研发、生产过程优化都是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应用的重要场景。孙富春认为,无人机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为其发展打开了新的一扇窗,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建筑业相结合,以建筑工人的技能建立场景库,并结合与之适配的建筑知识库,实现建筑机器人的具身优化,利用机器人完成部分建筑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节约大量成本的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可见,推动具身智能在建筑产业的应用是建筑产业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智谱 AI 首席生态官刘江从对 AI 大模型的理解和大模型对产业的影响角度谈论企业应对问题。刘江认为,AI 大模型可能是我们这代人经历的最大的一次技术革命,多模态和具身智能以及 AGI、超级智能等大模型的下一步技术发展方向将推动全人类的进步。大模型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未来产业格局中对业务的理解与数据要素的利用将是大模型+智能体的结合。在大模型时代,企业应当从战略层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义,建筑企业也应当不甘落后,面向未来拥抱即将到来的大模型新时代。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 CTO 李寅在发言中表达了华为盘古大模型对赋能建筑产业的具体思考。李寅表示,AI 的新一轮浪潮是物理 AI,由物理 AI 驱动的人机共生机器人技术将彻底改变一个行业。华为盘古大模型致力于与行业经验深度融合,为构建行业可控物理引擎而打造视频生成大模型。李寅认为,如能将视频生成大模型应用于建筑产业,通过文本及草图即可为建筑物进行 3D 建模,形成仿真模型并生成可控的建筑外立面 3D 视频,利用具身智能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及巡检效率,这将是建筑产业在大模型领域的一次尝试。李寅建议,打造建筑产业大模型需要各界的联手,建筑产业相关的政府部分、科技型企业、建筑产业龙头及中小企业共创,共同推进建筑产业大模型的生成与发展。

百度智能云 AI 与大数据平台总经理忻舟发表了他对建筑产业大模型的理解和应用建议。忻舟表示,在实体经济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分布中,建筑企业占比明显较低,目前已有建筑企业开展建筑大模型的研发工作,发展前景广阔。忻舟认为,大模型可以看作是“对信息的压缩”和“对行为的对齐”,能够驱动人工智能在产业应用的新范式。建筑产业大模型是支撑智能建造的核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以企业数据、算力技术、应用平台等为关键要素,提升企业管理模式与人才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建筑产业大模型应用市场的共建共享共创。

18E17

△ 孙富春、刘江、李寅、忻舟发言

(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



   
第二部分      
建筑产业专家看如何应用大模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办公厅主任兼新闻发言人、中国建筑业协会原会长王铁宏在发言中表示,在各大科技型企业纷纷推出通用大模型的竞争态势下,大模型与产业场景相结合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国产业场景丰富为发展产业大模型带来的后发优势将会显现。对于建筑产业而言,工程项目数量巨大,全过程咨询、全装配化、总承包以及工厂制造、现场建造方面都能够与AI大模型相结合,大模型发展的下半场一定会是中国的未来。
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韩爱生分享了他对大模型应用的思考。韩爱生认为,建设数智化建筑工程企业应当更着眼于垂直行业的纵深发展,在大模型的赋能下打造产业级垂直大模型。比如在建筑产业打造项目结算大模型、工程进度大模型、投标执行大模型、质量监督大模型等。韩爱生表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要以能够解决企业运营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对大模型等先进技术积极拥抱,但谨慎布局。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李霆将工程设计院的海量数据比作矿藏,设计院当好“矿主”,靠采矿(数据)就可以翻身得解放。李霆认为,打造工程设计专业大模型应当以工程设计院与AI公司为核心,通过由工程设计院提供数据、AI公司提供机器学习模型、再由工程设计院完成训练验证三个步骤,就能够颠覆现有工程行业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助力传统设计院进化为工程领域数字化智能化高科技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董事、副总经理石萌认为,AI+CIM技术的融合应用能够大幅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多源数据融合、高逼真效果表达及现场快速调度应急处置等能力,搭建起建设工程在宏观场景下的数字孪生场景,汇聚融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智能建造、智能运维等全阶段、各维度业务管理数据,实现“一场景通关,全阶段数据共享”,打造智慧大脑,实现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升级。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邓明胜表达了基于数字实体打造建筑业大模型的思考。邓明胜表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建筑改造项目越来越多,尤其对于超高层建筑而言,大模型的应用会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充分利用现有的BIM成果,推动满足“大模型”需求的相关AI智能穿戴装备的运用,通过人工穿戴AI装备获取建筑实体构成,创建与建筑实体完全对应的“数字实体”,基于数字实体打造匹配度更高的建筑业大模型。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鹏翊从科技型建筑企业的角度分享建筑产业在AI领域的探索。王鹏翊表示,所有的产品都值得用AI重新做一遍,建筑产业大模型的功能应覆盖方案设计、项目进度、清标评标、算量、物料验收、项目经理管理、安全管理、建筑知识检索等多应用场景,结合人机互动与智能体功能,形成建筑产业超级大脑,为建筑产业从业者的工作方式带来全新体验。

20B22

△ 王铁宏 韩爱生 李霆 石萌 邓明胜 王鹏翊发言
(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对建筑产业是否适合启动大模型、启动哪一类大模型以及如何推动建筑产业大模型建设的三个问题进行了广度与深度兼备的深度交流,这对建筑产业的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与会专家一致表示,科技型企业与建筑产业头部企业、建筑设计院等机构应当相互助力,推动通用大模型向建筑产业大模型发展。建筑产业领域广、场景多,与大模型的结合谋篇布局正当时,建筑产业专家一致表示,应该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共同向建筑产业大模型时代迈进。

2DC1B2C6AC

16FE5

△ 合影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