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于波:构筑新时代工业制造的文化制高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2021-03-29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创刊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专刊第二期刊物已经在持续刊印中,本期刊物更是邀请了数位研究数字时代产业转型理论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者们,各抒己见,探索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及大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先进案例,展现最活跃的数字生产力在不同商业环境下的创新应用,在 2021 年这一“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二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以下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学者、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同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软件中心总经理于波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11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构筑新时代工业制造的文化制高点

文/于波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学者、
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同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软件中心总经理

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工业文化,都是一种集体性的贡献,都是一个秩序体系,都是分层级、有群落的,都是有选择性的。文化作为一种秩序体系,一旦文化乱了,社会就乱了。文化是选择性的,选择也是一种必须的权利。主流传统文化必须占据文化制高点,否则敌对势力就会把自己的意愿扭曲解读甚至恶意引导,就会产生文化的数字鸿沟。




PART1


中华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差异

无论传统文化还是工业文化,都是一种集体性的贡献,都是一个秩序体系,都是分层级、有群落的,都是有选择性的。文化作为一种秩序体系,一旦文化乱了,社会就乱了。文化是选择性的,选择也是一种必须的权利。主流传统文化必须占据文化制高点,否则敌对势力就会把自己的意愿扭曲解读甚至恶意引导,就会产生文化的数字鸿沟。
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到现在的工业社会,同样文化也经历了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到如今的工业文化的过程。农业社会的典型特点是实行自给自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缺少较强的时间观念。相比而言,工业社会注重相互协作,一般是守时守纪的契约精神、科学创新。
从我国文化发展脉络来看,传统文化的讲述体系在没有其他媒介时,就是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随后发展成为了评书、说唱、快板、鼓曲等曲艺形式;更进一步的,高台教化发展成为戏曲。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等形式表现越来越多元化。
文化创作的过程,有一些是从故事、谚语、俚语、黄段子而来,这样的表述,话糙理不糙。而每向上一个层次,就高雅一些,最后在文人、士大夫层面形成了诗词。不同创作形式的文化,受众接受度程也不同。诗词因其阳春白雪,往往传播范围、受众群体有限,而某些诗词被恶搞,反倒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谚语传播得较广、较快,如“骑着摩托扛着秤,跟着小平干革命”,改革开放伊始就产生了。
作为工业生产实践的必然产物,工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文化,表现出规范、凝聚、调控的制约作用,也体现了包容、浸染、渗透的润滑功能。

PART2


制造业发展需要文化支撑


工业发展包括资源、技术、文化等三个要素。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过程,表面上是制造技术进步,根本上是制造文化的建设和改良过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刚性推进,更需要制造文化的丰厚涵养和柔性支撑。

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看,我国实体产业已经由英美模式向德日模式转变。最早我国经济发展以苏联为师,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奠定了基本的工业基础。之后开始学习和建立市场经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建立了全世界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工厂”。本世纪初以来,逐步学会创新和强调知识产权保护。

工业化初期资源非常重要,一定阶段后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具备了资源和技术之后,就是要比较和衡量文化层面的高度。比如瑞士手表制造,电子表的出现,在性能上远超其专擅的机械表,使得瑞士丧失了资源优势,之后瑞士又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技术优势。而现在,瑞士手表仍很风光,仍能引领行业,靠的就是瑞士手表的制造文化。

制造强国建设不仅需要体制、技术、装备、人才和资金等方面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综合来看,各国工业文化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英国是规范,德国是严谨,日本是敬业,美国则是创新。德国以教育为本和技术创新的工业文化,比英国自由竞争的工业文化更持久、负面效果小。日本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既吸纳西方文化注重技术和追求效率的元素,又兼备日本传统文化中视企业为家庭的观念意识。美国工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创新,以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

国内强调工匠精神,也是厚积薄发,希望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淀,来推动制造强国的发展。

制造业的文化因素很难替代。制造文化以“人”为核心,“尊重人”是制造文化的精髓,尊重消费者、欣赏者的他人,尊重生产者、创作者的自己。有优秀的制造文化,才会有优秀企业、优秀工匠和优秀产品。近些年,人们去日本买马桶盖,去中国香港买奶粉“,漂洋出海”购买的,其实并不仅是产品,实质上是在购买制造文化。


PART3


文化的延续与再造

人类社会经历过两次全球化。第一次是 1750 年到 1950 年,这次全球化的特征是以殖民方式推动的,主导方是欧洲列强。这次全球化,随着二战而结束。第二次全球化是从 1950 年到现在,以国际贸易为特征,由美国启动。世贸组织、世界银行都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二战后以国际贸易为核心的全球化,美国许多人认为这次全球化成就了中国,损害了美国,所以美国要修改现在全球化的规则,反对以国际贸易为特征的全球化。1978 年中国改革开放,作为后半场入局者,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中国坚持全球化,坚持多边主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金融和技术话语权也在不断转移。二战之前金融话语权掌握在英国人手里,技术话语权掌握在德国人手里;二战之后美国才拥有了这两个话语权,所以美国很担心中国挑战它的技术话语权,全方位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全面封锁中国的技术。
美国是靠着“三个片”影响世界——芯片、影片、薯片。它们分属美式科技、美式娱乐和美式生活观念,相互间构成了互为表里的整体性。
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也需要契机继续发扬光大。文化凋零的风险之一就是碎片化。当然,为了抵制外来文化侵蚀,一味的防御也有很大风险。防御性文化割裂了经济关系,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文化需要主动性发展。
互联网时代,受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挑选喜爱的形式和内容。这种现象也促成了不同认可主题的文化群落形成。多元化、迅速传播是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特点。信息时代,创造性是文化保存和延续的重要方式,也就是所谓文化再创造性转化。具体来说包括运用信息平台和方式,在不破坏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将文化中有益的内容发扬、传播到商业领域。

内容来源|《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11 期
编辑、图片|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