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平庆忠:数据空间的价值涌现和知识创新|《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2021-03-30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创刊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专刊第二期刊物已经在持续刊印中,本期刊物更是邀请了数位研究数字时代产业转型理论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者们,各抒己见,探索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及大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先进案例,展现最活跃的数字生产力在不同商业环境下的创新应用,在 2021 年这一“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二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以下为中国招标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平庆忠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11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数据空间的价值涌现和知识创新  
文/平庆忠
中国招标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已经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还必须做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把数据要素理论纳入到统一的生产要素理论中,阐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数据要素的价值分配形式。  
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生产要素主要有三种:  
 
这三种要素发挥作用、参与分配的过程伴随着生产方式的演化过程。在农业社会,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和土地。李嘉图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主要靠这两种生产要素创造财富,所创造的价值也在这两种要素间进行分配。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地主获得地租,从事生产的农民获得工资性质的所得。直到工业革命后,机器工业出现。资本家通过把社会剩余集中起来形成了可以创造财富的财富,资本才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发挥作用。资本通过机器设备和技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产出了许多在农业社会不可想象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并产生了新型生产关系,使社会进入了工业化生产方式时代。可以说,工业化生产方式是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时代。尽管在此过程中,有许多经济学家强调技术和管理的作用,但多数人认为技术和管理是资本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归结为资本要素的作用。因而,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中社会财富主要在地主、资本家和劳动者三者之间进行分配,他们分别获得地租、利息和工资。  

   

   

现在我们提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从经济学上必须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是数据在生产中发挥作用,与技术和管理在生产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本质不同,数据本质上就是资本要素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而非可以与土地、劳动、资本相并列的生产要素。

第二,如果认为数据是与土地、劳动、资本并列的第四生产要素,数据是如何独立发挥作用的,数据以什么方式获得价值份额要搞清楚。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是不可回避的。      

   

   

   


很显然,要回答以上问题,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在这篇短文中不可能阐述清楚,下面仅是我对此问题的粗浅认识,供批评讨论。  
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原有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基础上,逐渐生成了一个与实体经济各要素一一对应、完全映射的数据空间。也有人称之为虚拟空间或孪生数据,意思相近。数据空间构建在各种交易平台或协同平台上,与实体空间互相促进。实体空间提供数据,数据空间处理数据产生智能,并进一步赋能实体空间,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就是新的平台化生产方式。新的生产方式必然有新的生产要素支撑,新的生产要素创造了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价值。这个新的生产要素就是数据。这是数据要素理论的产生背景。  
平台化生产方式是以数据空间的数据集聚为核心的。实体空间的全部实体和关系以及交易被表达为数据后,在数据空间产生了大规模符号化集聚,由此形成符号集聚效应。符号集聚效应具体表现为在数据空间的符号化时空压缩。在实体空间分散分布的各类实体以符号的形式被高密度地压缩在数据空间,使得实体之间的距离消失,直接发生作用;实体空间中具有先后时间间隔的事件大规模集聚在数据空间后,时间间隔消失,事件之间呈现出高频变化。压缩在数据空间的数据和符号借助数据空间的计算环境和能力可以进行归纳综合、演绎分析、优化配置,进而使数据空间具有了类脑性和智能性。由此,各类平台就具备了赋能实体空间的能力,数据平台成为实体空间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组织者、协调者,以平台为中心的新型生产方式由此生成。  


数据空间具有价值涌现能力


   

在集聚效应的基础上,数据空间的符号化实体可以无限接近,符号化实体间产生自组织和他组织,前者由实体空间的人群驱动,后者由数据空间的算法驱动。在此条件下,数据之间发生新的组合和聚合的几率大大提高,新的产品、服务产生的几率也大大提高了。在这种新的环境下,许多实体空间无法想象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就出现了,形成了新的价值。同时许多原来无用的资源被动员起来创造了新的价值。其次,在时间维度,数据空间的快速高频交易,使得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实现出现了新的机制。一方面,产品交换效率提升,产品更容易找到其最大价值。另一方面,实现这种价值的速度大大提高。第三,数据空间的数据本身可以产生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直接为使用者消费,并产生相应的价值。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价值是超越在数据提供者本身之外的价值,为数据提供者单独不可实现的价值,这些价值在平台上涌现出来,为平台所拥有。

数据空间具有知识涌现能力


     

在集聚效应下,数据空间的模式归纳能力得到强化。一些在实体空间无法感知的模式可以在数据空间发掘出来,构成新的知识。其次,来自实体空间的数据是具体抽象的。数据空间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实现对实体空间业务的优化进而从中引导出在实体空间的实际操作知识。第三,在已有数据基础上,数据空间演绎出实体空间尚不存在的新业务和新模式,成为新知识。实践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作用正在于此。

数据空间与实体空间的信息循环



实体空间不断地向数据空间提供数据,数据空间基于这些不断变化的数据实现价值涌现和知识涌现。这些价值和知识,一方面作为数据空间的直接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实现价值。另一方面以具体知识的形式赋能实体空间,优化实体空间,提升实体空间,在实体空间创造新的价值。这个过程持续进行,就在数据空间和实体空间形成了不断强化的信息循环。这个循环就是平台化生产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它不仅在宏观上成立,在微观上也成立。当今世界各国正在推行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就是由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向平台化生产方式的转型。

数据空间的经济性质


     

在向平台化转型的过程中,在平台上的数据在初始状态类似于工厂的生产原料,是一种加工对象。它在以平台为基础的数据空间得到处理,输出价值。但数据并不像工业原料那样被消耗,而是沉淀在平台,成为下一轮价值创造和知识创新的条件和基础,成为产生新数据的数据,这时的数据类似于资本和土地,具有自我繁殖能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数据被认为是与土地、劳动和资本并列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数据与平台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数据生产循环体系。严格地说是平台和数据共同构成了新的生产要素。数据与平台不可分离,只有平台与数据共同构成的数据空间,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要素,才成为与土地、劳动、资本并列的第四生产要素。在此条件下,数据空间所产生的价值本质上与土地、劳动、资本一样,也是一种租值。与之相应,如同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工人获得工资、资本拥有者获得利息一样,拥有数据的各类平台,也获得相应数据空间租值。在实践中,云计算和各类平台的租赁模式正是数据空间租值分配的表现。数据空间租值理论确立了数据作为第四生产要素地位,进一步丰富了生产要素经济学,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数据空间的经济租值


   


土地的租金本质上是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与机会成本的差额。数据空间的租值本质上也是经济租金,是数据空间作为要素投入的收益与机会成本的差额。在当前,实体空间的经济价值逐渐达到极限,而数据要素的收益持续提高,特别是在大规模符号化集聚达到一定阈值的情况下,数据要素收益急剧提升。数据空间的经济租金也随之上升。从本质上来说,经济租金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在数字经济时代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数字经济才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数字经济的竞争本质上是数据空间经济租金控制权的竞争。

为了创造数据空间的经济租金,一是要发展各类平台,特别是发展作为数字经济枢纽的交易平台。同时要强化平台技术,增强平台的要素收益能力。在平台层面,重在技术开发。一是要增加数据空间的数据量,使特定数据空间的数据迅速达到其阈值,才能作为要素发挥作用。二是要增强数据空间的数据处理能力,即提升算力。三是改善算法,增强数据空间的他组织能力。四是增强数据空间的自组织能力,使数据空间的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在国家层面,重在基础建设。数据空间的经济租金本质上是环境和条件租金,通过数字基本建设拉大与其他国家数字经济环境的机会成本差额,是提升数据空间经济租金的根本途径。这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推动新基建的经济学原因。  
人类历史是不断开拓新空间的历史。农业文明是土地空间的价值创造和知识创新。工业社会是海洋空间、太空空间以及资本空间的价值创造和知识创新。我们今天开始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是要在数据空间进行价值创造和知识创新。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订购须知:

各位读者如有购买《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二期需要,可联系以下老师:

朱栩葶老师:

联系电话:010-83021220      
邮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聂方威老师(数据杂志):

联系电话:138 1160 1022 / 010-84277808      


     
   
内容来源|《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11 期
编辑、图片|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