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罗培:产业转型的数字化思维|《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2021-04-07


导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创刊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专刊第二期刊物已刊印完成,本期刊物更是邀请了数位研究数字时代产业转型理论和实践的专家学者及企业者们,各抒己见,探索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及大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先进案例,展现最活跃的数字生产力在不同商业环境下的创新应用,在 2021 年这一“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好地为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服务。

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二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以下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主管罗培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11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产业转型的数字化思维

文/罗培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主管  


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动着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过往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经济模式、旧有的世界格局,都面临着深刻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建设数字中国,加快数字化发展。  
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断涌现,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同时,在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原有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也有了新内涵;由这些新生产要素所构成的新生产力,推动传统经济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生产力必然要求有新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在全球格局新时代迎来的最重大、最关键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是数字化,即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新技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构建数字化新生产关系,以适应数字化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不是小修小补、小打小闹,而是根本性、革命性的变革,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数字化思维。  

     
PART1      

     

     
升维思考 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    

 
进入数字经济新时代,经济活动从有限的物理空间升维到无限的数字空间。物理空间给传统经济设置了边界。在物理空间中,资源有限而且越用越少;人员活动、物品流动受空间距离、空间大小、周边环境限制;人、事、物受时间约束,只能随时间单向、连续向前。而数字空间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无限的疆域。在数字空间中,资源无穷无尽、越用数量越多、越用质量越好;人、事、物的流动、交互没有距离、没有边界;不受时间约束,可以回到过去重现历史、融入历史,也可以预测未来、体验未来。  
由此带来的是,产品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思维模式等将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同样的一亩农田,加上一个摄像头,就成为一个可直播的“数字农场”,除了地里的农作物产出,还有更可观的粉丝经济等价值分享收益。同样的一个老师,以前在教室里只能教几十名学生,现在在网上课堂就可以教成千上万名学生。同样的一毛钱,如果是一枚钢儿,恐怕只能躺在抽屉里无人问津,而在余额宝里却还能产生利息。同样的一台电脑,以前只是为你一个人服务,现在却可以分享算力给其他人。  
进一步升维思考,有限的物理空间疆域和无限的虚拟空间疆域连在一起,将为新的业务模式创新提供无限可能。比如,未来的汽车不仅仅是驾乘工具,它还是电视、影院、直播间、午餐厨房等等;此外,它还可以是行走的会议室、户外的休息室等等;它的“数字孪生”是可供汽车设计公司、销售公司、修理公司、评测结构、发烧友等使用的数字资产;它还可以分享驾驶权给网络游戏中的某个会员。  
更让人惊喜的是,我们还能够挣脱时间的枷锁,发现更广阔的世界。比如,日本有一家墓地提供这样的服务,当你来到逝去的亲人墓前祭奠时,拿出手机对准墓碑上的标记,你的手机上将会出现逝去亲人的影像,音容笑貌如前,“他”还能用你倍感亲切的语气、声音、习惯和你对话交流。这样,你回到了“他”所在的“过去”,而“他”却又来到了你所在的“未来”。在这个业务模式中,“他”化为新的长期存在的数字资产,持续产生价值,因为你愿意持续地为这个服务付费。更重要的是,文明、文化得以巩固、传承,其所创造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无价的。  
思路决定出路,维度决定高度。深刻认识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是一次维度跃升,与之相应地进行升维思考,就能鱼跃龙门、海阔天空。  

     
PART2      

     

     
更新观念 从流量为王到价值为王    


过去,我国传统产业乃至消费互联网经济模式中,流量为王、以量取胜被大多数人和大多数企业奉为圭臬。不可否认,这种观念是与我国高速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点相适应的。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下子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这种从无到有的阶段,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快速做大,抢占份额,是本能的选择。然而随之带来的诸多弊端和隐患也逐渐显现出来,低端化、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如今,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是从有到优的阶段,要求从低端走向高端,从同质走向特质,从做大走向做强,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更新观念,以价值为王。在产品和服务层面,就是要从追求销量向追求品质转变,从追求市场份额向追求品牌价值转变;在企业经营层面,就是要从以企业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从注重短期效益向注重长期效益转变;在企业战略层面,就是要从追求做大向追求做强转变,从追求做多向追求做精转变。

在传统的酒店产业,亚朵凭借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经营和战略,成为近几年来迅速崛起的新星。一是实施超级产品战略,把从客人第一次入住到他再次入住的整个过程细分为 12 个节点,聚焦用户的痛点、痒点、爽点,在用户有预设的地方不要让他失望,在用户没有预设的地方给他惊喜。二是创新经营模式,把“消费者”变成“投消者”,推出众筹酒店模式,投资人可以出资参与新亚朵酒店的股权投资,获得对应等级的酒店消费权益,并获得经营分红;这些踊跃的投资人大部分是亚朵的用户和会员,既是亚朵的投资者,又是高忠诚、高黏性的消费者。三是打造场景电商,亚朵把酒店打造为用户旅途中的“家”,在床品、用品等方面精挑细选甚至自己研发,并记录用户的喜好;同时,在亚朵酒店体验到的东西,例如枕头、床垫、洗发水等都是可以购买的。成立七年来,亚朵获得了国内新中产阶级群体的青睐,更是在疫情期间实现了逆市增长。

从流量为王向价值为王转变,观念的更新将极大地推动产品、服务、经营、战略的全面更新和升级,当真正做到以价值为王时,流量自然而然也快速发展起来,形成量价齐升的良好局面。

 

     
PART3      

     

     

转换动能 从货币驱动到数据驱动

传统经济模式中,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货币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很多时候比较粗放,大水漫灌,容易造成重复投资,产能过剩,库存冗余。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既是新的核心生产资料,成为新的核心资产,还取代货币成为新的核心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总体上看,数据驱动力体现在量变和质变两个层面。  
在量变方面,《长尾理论》指出: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起来可产生与主流市场相匹敌的能量。比如,淘宝、天猫面向无数的小商家、小商铺提供了聚合的平台,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的神话;美团瞄准千万家小餐馆,把外卖这件事做成了几百亿的大生意;如今砸钱做广告已经落伍了,新的营销渠道是抖音、快手、直播等等。这其中的逻辑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给钱不如给流量”,而流量就是数据的凝聚,流量代表的就是数据“新资本”产生量变的驱动力量。  
在质变方面,当我们从消费互联网的上半场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发现仅仅有流量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的价值凝聚和价值创造。数据价值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就能够再造业务流程、企业结构,进而重构整个产业生态,实现价值的成倍递增。比如,青岛红领是一家个性化定制服装企业,采用 C2M 模式,用户可以使用手机 App 进行个性化定制,这些个性化需求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中,形成数字模型,由计算机完成打版,随后分解成一道道独立工序。生产过程中,每件定制产品都有专属芯片,从工业云下载和读取芯片上的订单数据,进行定制生产。2015 年,在我国大部分服装企业深陷泥潭的大环境下,青岛红领年均销售收入、利润增长均超过 150%。青岛红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是其在内部建立起了一个数据自动流动的生产体系,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处理、自动执行,把正确的数据在正确的时间发送给正确的人和机器,这就是数据“新资本”产生质变的驱动力量。  
随着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重构不断推进,海量数据对原有的市场形态和市场机制带来重大变革,货币这一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对经济的驱动作用将慢慢被数据这个“新资本”所替代。  

     
PART4      

     

     

转变模式 从单项突击到生态聚合

传统经济时代,技术迭代周期比较长,信息量较少也不够透明,人们的需求变化也没那么快,抓住一个方向,打造一个爆款,就能脱颖而出并在较长时间内占据领先位置。然而在数字经济世界,技术更新令人眼花缭乱,信息爆炸且传播极快,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越来越强、喜好变化越来越快,在这种形势下,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孤芳自赏只能是死路一条。平台经济应运而生,平台只是手段,生态才是目的。大公司建平台,小公司靠平台,大家一起聚合成生态链、生态圈、生态体,共同面对一日千里的形势、共同满足千变万化的需求。

作为平台的建立者,大公司既要肩负起平台建设、维护、治理的责任,也要坚持平台的公平公正、开放包容、鼓励创新。对于小公司而言,既是平台的使用者,也应是平台的建设者,不断用自己的微创新为平台注入新能量,而不能成为平台的寄生虫。比如,阿里、腾讯、华为、小米、京东、美团等公司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建起了各自的平台系统,成千上万家小公司小企业聚集在这些平台上生长、发展、更替,形成了巨大的生态体系,成为了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骨干力量。

生态也是嵌套的,有大生态、中生态,也有小生态、微生态。生态是立体、多维、跨行业的,追求资源互补、链条完整、要素全面。相关各方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定准自身位置,发挥自身优势,聚合关联力量,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链、生态圈、生态体。比如,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倡议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搭建“中央部委一地方政府一平台企业一行业龙头企业一行业协会一服务机构一中小微企业”的联合推进机制,构建“生产服务+商业模式+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数字化生态,提供转型咨询、解决方案、项目路演、人才培训、技术输出、成果转化、协同创新等全链条服务,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发展。

数字经济与生俱来的快速迭代、变化多端、跨界融合等特性,对身处其中的经济体的创新能力、响应能力、协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和谐的生态体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PART5      

     

     

转化角色 从产品供应到服务运营

传统经济模式中,企业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企业是生产者、供应商,客户使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客户是消费者。而在数字经济中,用户和企业的身份和关系变得模糊,用户和企业都可以是“产消者”。比如,用户为企业提供创意产品和服务,用户可以授权企业使用个人数据;企业利用这些创意产品、服务和数据生产出新的产品,创造出新的服务,又反向提供给用户。不仅如此,企业在提供给用户产品和服务之后,通过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和挖掘用户的延伸需求、隐性需求,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由此成为用户的运营商。

以房地产企业为例。传统模式中,房地产商的基本定位是提供房屋这个产品,房子一旦卖出交到住户手里,只要房子质量和购房交易不存在问题,房地产商就基本终止了与住户的联系。而在数字经济形态下,房地产商可以转化角色,成为住户的生活和生产运营商。通过将房子这个物理空间数字化、智能化,房地产商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发掘住户的需求,并为之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住户也可以把自己的装修方案、创意美食、生活直播等等通过房地产商搭建起的平台推销出去。进一步推而广之,房地产商可以基于其所建的一栋栋数字化建筑、一间间数字化房子,构建起更为广大的数字化运营平台,成为社区乃至城市运营商。

从供应商向运营商的角色转化,不是简单的换位思考,而是经营模式的重大变革,体现的是企业和用户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数字世界的经济共同体。

需要强调的是,产业转型不是脱实向虚,而是以实为基、以虚强实、虚实结合。因此,前面所讲的五个方面,后者不是否定前者、替代前者,而是以前者为基础、对前者进行扩充和升华,两者相辅相成。

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型,是一次划时代的深刻变革,也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需要解放思想、开放心胸,需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建立数字化思维,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订购须知

各位读者如有购买《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二期需要,可联系以下老师:

朱栩葶老师:

 

联系电话:010-83021220        
邮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聂方威老师(数据杂志):

 

联系电话:138 1160 1022 / 010-84277808        

 

内容来源|《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11 期    
编辑、图片|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