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朱岩:面向可信社会、培养适应数字化发展的人才|院长朱岩受邀出席第二届区块链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发展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1-10-28

   导 言

链接产学,聚变未来。10 月 24 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中共四川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四川省区块链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二届区块链人才培养与产业融合发展峰会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区块链产业学院学术院长朱岩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题目为《面向可信社会,培养适应数字化发展的人才》的主题演讲,在程序员节这一特殊的节日当天,从经济发展角度对培养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数字化人才路径进行深度剖析和讲解。

△ 图为朱岩教授

以下为朱岩教授的主要演讲内容:

在数字时代,每一个人在数字环境之下都是程序员。因为人的大脑功能多样,大脑如果被充分开发,形成多线条并行计算的思维模式,那此时的大脑与量子计算机相比则更具优势。

当社会进入数据时代后,我们将面对更多如 C2C 模式的新场景,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实现 P2P(person to person)的对等和公平性。目前,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概念被众多党员、师生广泛学习,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能够促进人民民主建立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而生。如果全过程人民民主得以实现,人群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那么人才类型也应当为了与之匹配而发生改变。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碳、数、信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给我们带来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案和路径,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即“碳”“数 ”“信”。碳约束的提出为还在上升期的中国戴上了“紧箍咒”,一时让人不知所措。事实上,中央已经在宏观上做出了相应布局即明确提出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进行市场化配置,从国家层面充分挖掘数据要素的社会经济价值。想要通过数据要素创造价值,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至关重要,这就体现了“信”的重要性,以可信数据为核心开发数据要素,依靠大量场景进行流通,建立虚拟世界中的信用体系。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信用体系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以对抗碳约束为经济带来的压力,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为此,数据要素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更加注重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充分掌握和对利用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充分理解。

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布局下的企业新机遇:数据要素化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专门以第五篇的内容对 数字化发展 做出具体部署。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是激活数据潜能,以此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激活数据潜能有三个方式,其一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比如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为付费音乐买单,所以能够出现 QQ 音乐付费用户数量超 6 千万的现象;其二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企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变化;其三是治理方式的变革,即政府部门管理方法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建设三个数字当中,建设数字经济是先导,因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层面的变革和底层规则的改变,其中有三个层面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于鼓励创新人才发展的新模式。第一是关键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如量子计算为人类思想带来的变革和影响,第二是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第三是建立容错性体系,搭建创新联合体。

加快数字化发展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目前多个大厂被开罚单,可以看出社会正在向更加规范的可信发展方向前进。为此,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9 月 30 日,《上海市数据条例(草案)》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提出要培养若干个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还提出要求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由此可见,数据已然成为国家资产、企业资产甚至个人资产,大 PC 时代已经到来。所以,我们要打击垄断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规范有序的政策环境,构建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国的大国担当。

数字生产力赋能企业创新,进而带来数字化生产关系的变革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改变了人与人、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方式,也使区块链时代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此时的生产关系具有 数据透明、全员可信、身份对等 的三大特征,以数据透明实现公平,以可信发展数字经济,以身份对等释放智慧人口红利,从哲学角度做到 person to person,从技术角度做到 peer to peer。
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是重资产的轻资产化经营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所以,希望各位企业家及师生们要学会利用网络规模经济创造价值,成为能够适应未来产业变革需要的人才,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更多应用场景的缔造者。

供稿|院长办公室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