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前两期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目前,《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三期刊物已正式刊发。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三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欢迎各位读者关注。
本文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首钢集团副总经理、首钢基金副董事长、首程控股董事局主席赵天旸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1 年 第 9 期总第 325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数字科技踏浪来,产业转型迎风起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首钢集团副总经理、首钢基金副董事长、首程控股董事局主席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也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世界正在进入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时期。发展数字经济,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机遇难得。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总投资管理规模已增加两倍。中国资产管理规模 2015 至 2021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 9.9%。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壮大成熟,数字、金融与产业也逐步融合,为产业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以金融业数字化领先优势,带动实业板块,形成了产业与金融互相成就的闭环体系。首钢基金作为北京市政府持续支持首钢集团转型发展的重要平台,十年来,始终以“精准投资+精益运营”为理念,通过产融结合,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十四五”时期,首钢基金面对“成为一流的产业基金和资产管理机构”的战略目标,紧抓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机遇,将“科技引领发展,数据驱动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作为驱动力,在投资、医疗健康、基础设施不动产、停车等行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实践,以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洞察产业需求,打造智能投研平台。
建立统一的投研框架,覆盖市场宏观研究、重点产业研究、产业链研究、优质企业研究四个层面,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效整理海量数据及行研洞察分析预判。
二是打造一体化投资管理能力,借助数字化技术强化“募投管退”全流程管理。同时,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项目全链条风险监控与预警,对投资过程中各类风险信息的可采集、可量化、可预警。逐步沉淀形成“投资人库、项目库、专家库、风险库”,为投资一体化管理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是借助平台,打造产融结合生态。首钢基金以投资为纽带、产业服务为产品,打造产融结合的大生态。将投资业务作为核心,联合首钢基金体系的各板块公司,对被投企业提供从资本端、建设端、运营端、服务端全链条赋能与服务。平台连接内外部的生态伙伴,通过整合各类资源、沉淀各类数据,形成更多样化的产业服务,加强场景、数据、技术等要素的融通,打造数据化、智能化的产业生态。
四是打造“一人一号一平台走天下”,全面覆盖各种业务场景、员工自助服务场景和产业创新服务场景,更好地提升全员数字化体验。通过统一平台统一入口,真正实现首钢基金人、事、物三个层面的全面互联。
除了关注以投资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首钢基金也在不断关注各投资赛道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包括基础设施不动产、医疗大健康、停车出行等,寻找产融结合突破点。
在基础设施不动产领域的数字化建设方面,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智慧城市、3D 技术、4D 技术、算法和机器控制等数字化技术正在辅助建筑的设计和美学把关,赋能不动产定位规划、设计管理、工程改造、招商租赁的各个阶段。另外,在政府提出碳中和绿色建筑的指示下,基础设施及不动产的建设趋向工业化、标准化,建筑趋向节能改造、智慧化等,为基础设施及不动产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
园区不动产是首钢基金关注的重点投资赛道,同时首钢基金也在不断加强对园区基金的管理深度,不仅对园区不动产进行投资,更在打造自身的园区开发建设能力,对项目的建设过程、运营过程加强管控。首钢园区的独特资源禀赋是首钢基金大力发展园区不动产板块的天然优势。8.63 平方公里的首钢园区是北京城区最后一片可连片开发的土地,园区依石景山,傍永定河,生态和文化资源丰富。凭借天然优势,围绕价值提升,园区不动产板块正在加强数字化技术在定位设计、工程改造、招商租赁等方面的应用,提升不动产资产运营能力。
具体来说,在定位规划阶段,数字化技术能够对不动产改造的成本、周边竞品、招商客群做更精准的分析,从而更精准地定位产品、提升不动产价值。通过统一的智能投研平台,利用外部大数据的支持,从不同层面洞察区域数据,如分析标的附近人流、客流、人口画像、市场趋势、政治经济等宏观因素、市场因素及微观因素,判断标的周边竞品优劣势、资产升值空间,来赋能产品定位。
东南区项目是首钢基金牵头管理的重点园区项目,设立首祥鹰基金,打造首钢东南区产业园,致力于引入智能科技与数字创意独角兽企业,打造京西产业转型高地。项目预计 2023 年正式投入运营,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在此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可以辅助进行设计资料的共享和设计协同,实现信息的快速流转,提高上下游的设计交互效率。在未来,设计阶段采用 BIM 技术来辅助空间设计,提升空间设计效率,赋能设计协同。另外,3D 打印技术支持将虚拟中的三维设计模型直接打印为建筑模型,快速生成设计原型,缩减设计周期,提高出图质量。
国际人才社区项目也是首钢基金重点关注的园区投资项目,该项目位于首钢园区北区公共服务配套区,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国内外人才集创新创业、商务社交、生活工作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体。目前国际人才社区项目正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在此阶段,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管理者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可视、风险可控。利用系统平台全局展示各个项目情况和单一项目维度的全周期生命节点,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呈现项目进度、风险预警,更好地对项目进度、工程安全、质量进行把控。其中,项目现场数据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多维的数据收集、分析,及时帮助管理人员发现隐患,加快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分配与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六工汇项目则是另一个首钢基金投资关注的园区项目,该项目定位于低密度的现代创业办公空间、复合式商业、多功能剧场和绿色公共空间的新型城市综合体。目前,六工汇项目正处于招商租赁阶段,数字化技术同样可以在宣传营销、精细化空间管理方面赋能。借助移动、社交等技术,对不动产进行多样化的内外部触点的线上营销推广,在公域、私域多渠道投放招商营销信息,利用数字化手段精准推送至目标人群,从而打响品牌力、提升潜在客户对项目的知晓度与好感度。
作为投资方,首钢基金侧重于不动产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收益预测,通过数字化手段定期监控不动产基金管理情况;作为基金管理人,首钢基金侧重于不动产项目的目标和成本管理,通过数据驱动,对项目的建设过程(包括成本、进度、质量等)和项目运营过程(包括招商率、月出租率走势、租金实时单价、租期结构分析等)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REITs 作为“产融结合”的创新产品,让产业资本有工具、有能力去实现资产端的持有和投资的循环。首钢基金充分结合基金自身特点与市场规律,紧抓公募REITs 机遇,推动了首钢绿能公募 REITs 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同时成为了多家公募 REITs 的战略投资人,打通了公募 REITs 赛道。REITs 要求底层资产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合理的增值预期,投资机构需要对基础设施不动产进行精准估值、现金流预测。首钢基金将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基于基础设施不动产的特性,建立不动产估值模型,并结合多种来源数据测算资产价值,包括沉淀积累的投资经验数据、外部市场数据(区域企业布局、区域租金数据)等,更精准地评估不动产价值变动趋势,为 REITs 退出处置择选良机。
再看医疗大健康产业,在“优先发展人民健康”的“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指导下,政府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指导方案,以加快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数字化在其中成为了医疗产业发展的助力器,智慧医疗、医疗大数据、数字健康管理、数字化疾病风险分析及预警、线上化健康咨询等服务为人民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障,也为优化医疗健康产业,加快了变革与重塑。比如,医疗大数据,基于认知技术分析海量参数,为医患提供个性化健康状况分析,结合人工智能,实时反馈健康检测和微干预,实现了早识别、早预防、早干预的新兴诊疗模式,加快了基因、诊疗、消费、行为等医疗健康数据的收集和整合。
首颐医疗作为首钢基金医疗板块的载体,以“整合医疗产业资源,提供高品质健康服务”为己任,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化、高品质、创新型健康产业平台。“领先”既是目标定位,也是发展思路。首颐医疗并不盲目追求床位规模,而是力争在资产质量、管控水平及模式创新上实现全国领先。资产质量是指通过诊疗技术改进、质量安全提升、数字化赋能、流程优化等手段提升现有医院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医患满意度、信息化水平,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院;管控水平是指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化运营、质量安全提升、重点学科建设、数字化赋能等手段,整合医院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发挥规模化经营优势,实现降本增效。模式创新是指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如互联网医疗、科研平台等),打破行业边界,实现生态融合,实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医疗,进一步挖掘潜在利润增长点。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首颐医疗提出“1+4+4”数字化战略。“1” 个数字化愿景:构建科技引领、生态创新的数智医疗集团。“4” 个数字化目标:智慧决策,构建精准智能的投资并购、高效运营、学科建设能力。高效整合,通过人、财、物、医、学、研的平台化整合,凸显集团化优势,精益运营,提质增效。生态链接,搭建互联网平台,为患者、医院、政府及生态伙伴实现开放互联,打造共生共赢的生态圈。极致体验,扩展线上线下多触点服务,为医生、患者带来一体化的极致体验。“4” 个保障措施:创新引领,持续拓展医院场景创新,强化医院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构建从集团到医院高效的创新联动体系。数据驱动,深化集团医院数据治理,实现数据赋能与价值创造。流程贯通,构建集团到医院流程闭环,促进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型。能力保障,加速业财人员能力转型,优化集团医院科技队伍,完善科技岗位和政策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处于车位总体供给严重不足、车位使用率低下并存的困境中,停车市场的供需极不平衡。中国停车市场虽然潜力巨大,但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停车问题,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国家发改委于 2021 年 5 月出台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提及若干支持停车业务数字化的政策,包括优化停车信息管理、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鼓励停车资源共享,该通知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停车产业深度融合。
我国智慧停车产业正从岗亭无人管理阶段逐渐迈向智能化管理阶段。未来,新技术将对停车产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构,赋予停车运营场所、交通工具更多的形态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停车场和车的功能边界不断扩展,为驾驶者带来更好的停车体验。
作为“中国停车第一股”上市公司首程控股,是首钢基金的被投企业。该公司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提升资产运营效益,整合产业资源,构建智慧出行生态闭环。截至目前,首程控股全国运营车位数量已达到 13 万个,覆盖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重庆六大重点城市的机场、火车站、医院、路侧车位等多个项目。为实现业务发展目标,首程控股利用数字化技术从标准化运营、数据赋能、车主生态三个方面提升能力,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
标准化运营方面,首程停车建立空间管理平台,对保洁、保安以及设备与系统的运维工作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场库的服务水平;并通过移动端设备,以科技替代基础且高重复性的工作,优化运营成本,提升收益水平。例如,引入扫地机器人完成保洁工作,利用安保巡检机器人代替进行场内智能巡检,实现真正无人化管理。此外,首程停车将依托数字化工具,支持运营标准配置、执行、评估的全流程,打磨高效、标准的场库运营模式,促进运营效率的提升。借助移动端的工具,为运营标准培训提供可视化的内容支持,以图文、短视频等内容形式助力运营标准的落地规范。在夯实标准化、数字化运营基础之上,面向停车行业输出停车科技解决方案,以“速驿客”系统覆盖从岗亭、物业到维保的全链条无人管理方案,极致优化停车行业成本结构。
数据赋能方面,实时且准确的数据能够为首程管理层和区域公司的运营层提供决策支持。管理层面,在业财数据一致的基础上,数据能够指导管理层的项目投资与退出决策,能够对收入、成本等核心指标达成率进行展示与预警。同时,数据也可应用于运营层面,例如通过车场信息的互通为车主提供实时的空余泊位信息,以及基于对车辆类型、用户类型的了解,引入相应的创新业务,满足车主的需求。未来,形成具有足够密度的区域性网格化车场群后,还可探索动态定价机制,平衡高低需求车位的使用率,提升整体单车位收入水平,同时减少交通拥堵与碳排放。
车主服务方面,首程控股依据场库特性与车主需求,推出创新停车产品,并结合场库标签体系,完成产品的推广。同时,也将从服务车主的角度出发,用科技手段为车主提供泊位查询、泊位预定、场内诱导、自动代客泊车、个性化车位、反向寻车等服务,同时引入辅助停车机器人、移动充电机器人,提升车主的停车体验,优化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远期,首程停车将围绕着车主的需求,结合停车业务的经营要素,不断识别潜在的生态链接与伙伴,逐步打造“人-车-生活”的场景生态,提升停车场商业化水平。
数字科技踏浪来,产业转型迎风起。数字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无论是金融行业还是其他产业,都身处在数字化浪潮中。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不进则退,企业更要抓住时代机遇,完全理解数字化、善于利用数字化、不断增强数字化发展,从而充分利用数字化来验证、探索、实践产融结合增长点,以融助产、以产哺融,将资本与资产盘活,通过产融结合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
各位读者如有购买《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三期需要,可联系以下老师:
朱栩葶老师:
联系电话:010-83021220
邮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内容来源|《产业转型研究》2021年第9期 总第325期
编 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