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林逸飞: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场景生态圈实践探索|《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2021-11-22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前两期刊物在发行后收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产业界的一致好评。目前,《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三期刊物已正式刊发。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三期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欢迎各位读者关注。

本文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学研合作企业—福建德正智能有限公司产品部经理林逸飞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1 年 第 9 期总第 325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场景生态圈实践探索

文/林逸飞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学研合作企业—福建德正智能有限公司产品部经理


过去 20 年,互联网领域的竞争聚焦于消费互联网,企业通过融资打补贴大战,烧钱推广争夺流量变现,最终变成无益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零和游戏,服务民生实体的资源投入产出比严重倾斜。消费互联网的格局已成定式,国民总时间即将被瓜分殆尽,然而许多企业仍延续传统的模式进行产品研发,成效甚微,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变革的先驱者们将互联网的未来 20 年押注在产业互联网身上,产业互联网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立足融合定制而非标准服务,追求降本增效而非流量变现,强调多方共赢而非资源独占。金融场景生态圈是传统金融营销自消费互联网至产业互联网时代转型下的产物,福州市福山郊野公园以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为指导思想,回归线下实体空间,以加强政府管理服务、拓宽企业场景获客渠道和充实市民游玩体验等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搭建了金融场景生态圈,实现了政府、企业与市民三方的互惠共赢。


   
金融场景生态圈是什么?    

金融场景生态圈是将金融服务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所构造的一个场景服务平台,通过将金融服务连接旅游、教育、医疗、政务等行业场景,助力用户生活生产经营。金融场景生态圈是消费互联网时代中金融营销活动由烧钱推广向产业互联网时代转变的产物,将标准化产品思维转变为定制化用户思维,实现由消费互联网时代所关注的精准营销转变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精准服务。

385DF



   
为什么要构建金融场景生态圈?

金融场景生态圈的特点是成人达己、服务实体,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小齿轮。金融场景生态圈围绕城市生活所衍生出复杂需求进行精准服务,参与者通过协作共赢、互惠互利形成多边主义。这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烧钱推广所造成的虚假泡沫不同,服务于实体的场景将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散落在一个个行业中的小场景生态圈将化身为推动国家经济马车向前的小齿轮,避免出现赢家通吃格局下的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


3791F


   
如何构建金融场景生态圈?

目前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场景生态圈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实践结合理论,我们总结出金融场景生态圈建设的五个落地建议。


第一是要落脚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际需求。不能为实体服务,满足实际需求的金融场景生态圈将陆续失去参与者与协作者,场景将缺乏自我驱动与更新创造的机制。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耐心有限,一个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生态圈将无法获得用户的反馈,甚至在一开始就被用户抛弃,沦为摆设与尾大不掉的累赘。相反,一个立足服务实体、满足实际需求的场景生态圈,可获得用户乃至多方参与者持续的反馈,通过场景升级与运营维护实现自我驱动和自我更新,多方中的参与者也会持续从中受益,而后反哺场景生态圈,形成正向反馈激励促进更新升级,从小场景变成大生态。

第二是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要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际需求,需要从线上深入到线下空间,构造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场景生态圈。基于线下实体空间的场景服务,会深入到用户的生活生产中,更加贴近用户的最后一米,有着更高的粘性,但同时也带来更大的运营和维护难度。由线上延伸到线下,并不是照搬消费互联网中的 O2O 模式,而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将物质空间的数据交互映射到数字空间,以数据为桥梁,实现线上线下场景的互联互通,并将线上的成熟理论延伸到线下空间。消费互联网经过 20 年的发展,在线上提供综合功能服务的超级 APP 越来越多,但大部分功能却鲜有人使用,借鉴其经验,线下的场景服务不应再走求大求全的老路,而是结合场景应用目标谨慎地融合叠加。

第三是要促成深度融合、高度定制。要借助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需要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定制,而金融场景生态圈通常以金融企业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共同搭建。因此不仅在场景业务域中需要深度融合,金融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也需要深度融合。金融场景生态圈的建设需要以科技为基础,将行业场景应用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产品要贴近业务与服务一线,才能确保其能解决实际问题、满足实际需求,一个标准化的模版产品难以在一个需要高度创新和定制的场景中发挥作用。因此,习惯了消费互联网时代标准化输出模式的互联网型企业将难以适应,而追求产品深度融合定制的产业互联网型企业会更有优势,结合小步快走的敏捷迭代方式,让场景生态圈的服务更加贴合实际需求。

第四是要追求商业模式创新。多方深度融合的金融场景生态圈,有别于传统企业自身运行的商业模式,其商业模式更注重整体价值链条的创造。金融场景生态圈的商业模式由构成要素、各要素间连接关系、及其场景生态圈的“动力机制”三方面组成,其商业模式需要形成价值链或价值网络,让金融场景生态圈的各个参与者在该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活动中都能获利。对于天然是多方参与的金融场景生态圈,更需要创新的商业模式来保障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转化出场景生态的良性驱动力。

第五是要实现多方共赢、开放互联。金融场景生态圈的商业模式兼顾多方的利益与诉求,最终实现多方共赢,逐步形成稳定的平台效应。此处的多方,不应一成不变,随着场景生态圈的升级壮大,越来越多的主体可以连接其中,开放给更多的参与者。开放互联不能变成保护主义的反向极端,而是应该根据场景生态圈的建设目的与运行规则进行有序的准入,在不破坏原有系统运行规则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深化服务、强化能力。


   
实践与启示

基于产业互联网模式,在金融场景生态圈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以福州市福山郊野公园开展实践试点。本次实践以加强政府管理服务、拓宽企业场景获客和充实市民游玩体验等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对郊野公园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改造,在顶层规划设计与项目实施迭代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深度融合,创新推出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完成基础搭建、开放互联后,逐步有更多的参与主体加入进来。

福山郊野公园的智慧化改造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建设有景区管理系统、智慧步道系统和福道智慧游系统,另设有便民智能座椅满足市民游憩、野外防护和交互体验等个性化需求。

为满足政府的管理需求,景区管理系统实现对公园设备全局管控、游客问题处置和游客画像分析等景区管理功能。为充实市民游玩体验,智慧步道系统将记录市民的运动里程转化为积分,与线上场景应用连通交互;福道智慧游系统基于运动积分开展深化应用,提供便利性的地图导览、景点介绍和路线推荐等景区服务功能。为满足金融企业场景获客需求,福道智慧游系统内建运动积分商城,市民可在其中兑换智能服务或实体礼品,逐步利用非金融性服务引流,金融性服务获客。

消费互联网存在许多利用人性弱点引导用户消费和采集数据的作恶手段,这些手段移植到产业互联网中构建金融场景生态圈却可以起到截然相反的正面效果。本次实践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式引导市民参与金融场景生态圈的场景活动。

1B5B9

第一是明确的任务。明确的任务有助于提升市民心理上的兴奋度,强化大脑的唤醒水平。市民在郊野公园金融场景生态圈的核心任务是以走路或跑步为主的运动打卡,为强化任务的目标性与节点性,智慧步道系统在公园中设立了 20 处实体打卡桩,市民在打卡桩间打卡运动,仅打卡桩之间的运动里程会被系统记录。借助任务化的方式,实践步骤将更加清晰,引导市民参与场景运动。


3918A


第二是即时的反馈。实时满足是人的天性需求,合理的即时反馈可以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通过系统建设,市民在打卡桩间完成打卡会立即显示自身的运动里程、时间、速度、卡路里和所生成的运动积分等信息,增强市民的获得感与体验感,鼓励市民持续参与。

第三是联结的社群。现实物质空间中的人群通常是疏离的,而郊野公园金融场景生态圈通过系统建设与运行规则制定将培育一个联结的社群满足人性中交往与归属的需求。通过运动排行、运动 PK、团队竞赛、团体树木认领,郊野公园金融场景生态圈基于实体空间构造了一个弱联系的社会纽带,在这个场景下,我们为市民设立了相同的目标,即“运动健身”,吸引相近价值观的人群,让他们在同一套运行规则下进行价值活动。随着人群增多,联系增强,这个联系纽带将被培育成联结的社群,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联合体,让人们自发推广、自发拥护。

第四是宏大的意义。不论是线上的网络游戏或是知识论坛等其它产品,运营人员都会为其塑造一个宏大的价值意义,从传统网游的“拯救世界”、“为了部落”到知乎的“有问题,就会有答案”。宏大的价值意义让参与者相信其正在投入某项伟大事业之中,通过自身的价值创造与贡献实现整体的价值,这样的信念会演变成社群发展的灵魂。在郊野公园金融场景生态圈中,我们通过宣教让市民进行运动打卡,在助力其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同时,将全民健身、低碳生活的核心理念灌输其间,帮助市民活动价值实现。

金融场景生态圈的建设只是起步,后续的持续运营与更新迭代与其成败仍密不可分。在运营迭代中,需要充分利用产业互联网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思想,指导实践的方向。例如,在郊野公园金融场景生态圈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老年群体达到 50% 以上,因此在迭代中对系统进行了适老化升级。金融场景生态圈本质是数字化转型产品,因此在交互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从繁杂的数据中挖掘价值,反向指导实践的推进,甚至让数据成为商业运营中的一部分,将是金融场景生态圈未来发展的核心主题。


各位读者如有购买《产业转型研究》专刊第三期需要,可联系以下老师:

朱栩葶老师:

联系电话:010-83021220

邮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

 
内容来源|《产业转型研究》专刊2021年第9期 总第325期,内容与专刊刊登版本有微调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