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委员声音|​​陈里:迎接疫情后时代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2020-03-21



目前,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不过,我们也清醒看到各类社会矛盾、各种风险挑战依然尖锐,国内医疗救治、社区防控和后续工作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特别是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也给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坚定不移抓好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在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着力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发生逆转,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01
科学精准做好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紧紧围绕湖北武汉、首都北京这两个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继续加强医疗救治,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加大加快疫苗研发投产使用。要完善社区防控措施,有序扩展无疫社区居民活动空间。做好湖北和武汉流调、收治、转运、维护医疗隔离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急需物资运输安全畅通、帮助外地滞留在鄂人员安全有序返乡等各项工作,落实人员流入地属地责任。


 

02

严格落实陆路通道和口岸出入境安全管控措施   


落实外防输入重点任务,完善数据共享、信息通报和入境人员核查机制,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社区防控要形成闭环。移民管理部门要严密落实口岸出入境管控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要完善预案、细化措施,落实好隔离场地、保障人员、转运通道等各项准备措施。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疫情防控的指导和支持,对在境外留学、务工、经商、旅游等人员,要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提供帮助支持,做好各项工作,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03

要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  

继续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加强全球疫情变化分析预测,完善应对输入性风险的防控策略和政策举措,加强同有关国家在疫情防控上的交流合作,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04

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奖功惩过   
 

全面落实对因公牺牲负伤和确诊感染一线工作人员的战时抚恤慰问措施,加大典型宣传和表彰力度,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


  
坚持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全力做好国内涉疫各类矛盾的排查化解工作。稳妥做好疫情善后工作,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开展心理疏导,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严防各类矛盾交织叠加,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着力化解与疫情有关的各类社会矛盾,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源头排查化解措施,最大限度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初始阶段。对疫情严重地区长期管控情况下群众在网上网下的一些情绪化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群众服务工作,着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争取支持和帮助。

 
01
要高度重视、妥善做好  
病亡者善后和家属的安抚工作  

积极主动做好相关人员心理疏导、思想安抚、宣传解释、困难帮扶等工作,尤其预防国内外极少数别有用心人借机滋事、挑动破坏。


 

02

要关心关爱一线工作者,继续做好基层一线防护装备和生活物资等服务保障工作  

要科学部署,最大限度避免疲劳上岗,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疾病出现的伤亡。对长时间高负荷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要合理安排休息,加强心理疏导,舒缓身心压力,鼓舞士气、激励斗志,使一线工作人员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03

要及时化解因隔离观察安排  
和防控措施引发的矛盾纠纷   
 

要针对矛盾深入细致做好政策宣讲、法治教育、疏导劝解工作,最大程度争取当事人和群众理解支持,防止小问题引发大矛盾。


 

04

要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人员   
 

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解决行业及从业人员、外来务工者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坚定不移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  

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思想认识,树立以民为本、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意识,要从机制体制、习惯认知、行为模式等多方面强化群众监督的力量,一定要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去除统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僚习气。


坚决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捣乱破坏活动,毫不放松地抓好反恐怖工作等法治措施的落实,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极力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一线。要针对疫情防控维稳加强执法教育,注重人性化执法、理性执法、柔性执法,坚决防止粗暴执法、过度执法。

 
01
坚决维护好社会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要针对社会治安面临的新形势,全面落实社会面打防管控措施,严防发生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和重特大安全事故。

  

02

要坚持依法严打,及时处置各类案件及突发事件  

政法部门要把打击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劣农药、种子、化肥等破坏农业生产和侵害农民利益的各类假农资犯罪,依法打击非法捕杀、非法交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保持对涉黑涉恶、严重暴力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和食药环、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03

要确保及时恢复交通运输秩序  

   加强道路交通疏导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做好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
  

04

要做好法律服务等工作  

通过法律服务及时化解合同履约、企业债务、劳资关系等纠纷。


 
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风险同时带来机遇,疫情发展将会对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产业生态格局、贸易格局、金融格局、政治格局等产生新的演变。疫情决定了全人类必须要共同承受和必须携手抗击,原来美国一家独大、全球一超多强的单极世界格局,将向全新的多极世界格和多元国际政治结构转化。建立人类抗击疫情的统一战线,共同应对全球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值良机。中国可以相对安全、稳妥的应对疫情挑战,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勇敢地充当全球疫情的“逆行者”,抓住机遇在核心战略领域布局,以开放的思维主动出击,在一些关键的利益点上,抓住难得的机遇和有利形势,尽快从经济停滞、产业链损坏、市场凋敝中走出,让失速的经济重新进去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确定改变和提振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轨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一次加速发展。


 
01
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强化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重视培育市场经济的活力、尊重市场的自调适能力、赋予市场主体以更大的自主性,提高复工复产效率,围绕解决企业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需求,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


02

规范认证,确立全国互认健康证明,促进经济商贸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在落实防疫措施前提下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保持国际供应链畅通,创新招商引资、展会服务模式,保障各类经贸活动正常开展。

  

03

开拓创新,围绕新兴产业刺激计划,有效落实“新基建”刺激计划的战略目标  

在其中7大产业技术门类中,特高压、5G还是偏向于中央主导,城际高铁规范交通、工业互联网在相当程度上有中央参与,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的中央指导性也比较强,人工智能中的相当一部分重大攻关项目也依赖于中央投资,中央要继续采取措施加大对地方的引导、协调、规划和监督力度,比如可以按照项目全国划分为若干领域,分别派驻专员等等。


04

主动出击,依托战略预判果断出手,充分利用好经济动荡带来抄底和发展优势  

   目前,股权、债权、证券等金融资产和知识产权、能源、矿藏、物资等要素类资产的价格必然暴跌。根据正确的战略预判而预为采取诸如内向型经济建设、将境外产能和产业链在境内备份、做空美元资产、低价并购境外股权、以医疗优势吸引外籍人才入籍、囤积战略物资等措施,一定要准确预判,盯住核心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技术以及高精尖人才资源等等,开展有利的并购,对拥有先进技术和产能的机构伸出橄榄枝,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陈里,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社会学学者、管理学博士、待用公益创始人。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央政法委政法综治信息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传播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国家治理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与清华大学互联网研究院共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智库管理中心主任。曾任陕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副厅长。



主要著作:

1、《经济利益与中国农民犯罪原因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博士专著)2011年

2、《论社会管理创新》中国社科出版社 2012年 (上下卷)

3、《知行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

4、《小善大爱 待用改变中国》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4年

5、《城市致命危险中的生存法则》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6年

6、《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指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年(合著)

7、《领导干部大数据应用指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7年(合著)


2019年授课主要题目:

1、《大数据与智慧社会治理》

2、《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

3、《加强舆情工作,提高新时代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4、《用好三同步,提高涉法舆情应对能力和水平》

5、《新时代网络舆情工作的几点思考》

6、《提高网络社会执政能力的战略思考》

7、《互联网时代突发案事件舆情应对与处置典型案例分析》

8、《大数据时代政法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仅做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