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商业健康险白皮书(2019)》连载之二: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20-03-27




追溯近年来的政策发现,政府在商业健康险领域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提出要求和指导。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商业健康保险在我国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路径给予全面指导,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市场体系完备、产品形态丰富、经营诚信规范的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2016 年 10 月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 2030 年,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根据原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2003 年到 2013 年,我国居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慢性病患病率从 12.33% 增加到了 24.52%,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 86.6%,该数字也在持续增加。

依托顶层政策支持,科技驱动商业健康险数字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健康险规模保费从 2015 年的 10.3 亿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122.9 亿元,3 年间增长超 11 倍。疫情期间,互联网商业健康险企业纷纷出资出力,推出疫情特制产品,互联网平台成为健康险重要的流量来源。据水滴保险商城数据显示,2020 年 1 月和 2 月的新单年化保费收入超过 22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6 倍。


发展历程

我国商业健康险起步较晚,互联网在商业健康险领域的应用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商业健康险供求水平较低,互联网还未进入中国。

1982 年,我国达成了第一笔商业健康险,一直到 1994 年,我国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一直处于萌芽阶段。从供给端来看,这一时期的保险产品以财险寿险为主,商业健康险也主要是费用性保险产品,保险责任单一,保障水平有限。保险机构也仅仅将商业健康险定位在附加产品上,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分支进行经营。从需求端来看,虽然改革开放后人均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风险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在医疗保险之外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不足。

(2)迅速发展阶段:商业健康险逐步回归到健康保障功能,互联网进入中国后飞速发展。

1994 年到 2004 年,这一阶段商业健康险发展迅速,逐步回归到健康保障功能,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险的补充,这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1998 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 [1998] 44 号),全面推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新老医疗制度的过渡为健康险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2002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进行了修改,规定财险公司经监管机构核定,可经营意外伤害险和短期健康险业务。这进一步扩大了健康险承保机构的范围。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居民保健意识增强。同时,由于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保制度本身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购买补充医疗保险。

在供给端,商业健康险的种类更为丰富,各种类型的健康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只有重疾险的发展较为完善。商业健康险的经营仍然不够专业化,在核保、理赔方面仍然参照寿险进行。就互联网发展而言,自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因特网之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并且不断向其他产业领域迅速扩散,“互联网+”这种新型商业模式激发出了许多传统行业的活力,但主要集中在零售、金融等领域,向保险行业的渗透较为缓慢。

(3)专业化发展阶段:互联网重构中国健康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004 年至今,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步入了专业化发展阶段,存在较大发展空间。2003 年底,中国保监会颁布《关于加快健康保险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正式文件形式鼓励保险公司推进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2006 年 6 月,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 [2006] 23 号)中明确指出,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要求加强对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等专业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自 2014 年以来,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连年增长,基本形成了以专业健康保险、寿险、财险公司共同承保的市场格局,但专业健康险公司数量较少、规模较小。

2016 年,“保险姓保”的监管导向使市场规模增速迅速放缓,但是目前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仍和“新医改”中的政策定位之间存在差距,难以满足居民对多层次医疗市场的需求。同时,市场上商业健康险产品之间的同质性较高,重疾险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专业医疗服务等市场占比较小,我国医保人群覆盖率高,但是医疗费用由个人支付的比例高达 35%,保障力度不足。商业健康险虽然可以缓解个人医疗费用压力,但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险仍只是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

此外,由于中国特有的医疗体制,保险机构在健康服务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较弱,只能进行事后管理,难以进行事前干预和管控。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能够解决保险机构、支付方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保险机构获得信息的成本,提高经营效率。2016 年 6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2017 年要基本实现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到 2020 年建成国家级开放应用平台,数据融合应用取得明显呈现。2018 年 7 月,中保协在《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课题报告》中指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缺乏与医疗服务方的风险共担、利益均衡、信息共享的合作机制。

目前,互联网健康险管理平台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主流互联网公司通过运用自己的已有的流量打造平台,二是传统保险机构自建平台,三是新兴的第三方保险展业平台。通过数字化改革,不仅能解决传统模式下商业健康险赔付周期长、体验差的传统局面,还能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实行精准营销。


行业集中度分析

从主营业务角度来看,开展互联网健康险产品业务的企业涵盖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健康险专营公司等。与我国保险业整体竞争格局相似,商业健康险行业呈现高度集中化趋势。其中健康险保费收入高于 800 亿的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为第一梯队,2018 年中国人寿健康险保费收入达 836.1 亿元,中国平安长期健康险保费收入达 901.1 亿元,两者合计保费收入达 1737.1 亿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 31.9%。而我国四大上市险企中,除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领跑健康险市场外,新华保险和中国太保健康险保费收入也分别达到 425.7 亿元和 330.1 亿元,过百亿规模。中国人寿健康险业务增长速度分别为 23.5%、36.1%、36.2%、59.9%,增长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虽然互联网业务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险企解决线下渠道铺设不足、品牌影响力弱的痛点,通过线上精准营销、推出高性价比产品等方式获得发展空间,但整体而言当下互联网健康险行业仍然马太效应显著,大型老牌险企优势明显,具体表现为:

(1)大型险企的业务协同和规模效应显著

大型险企大多已有相对成熟的财产险、寿险业务,在进入健康险这一新领域后可以通过客户分享、交叉销售等方式快速在健康险市场占据优势,内部协同效应好。例如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健康、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财险等子公司均有涉及健康险业务,母公司可通过关联交易、资源配置实现业务间协同发展,集团化经营优势明显。同时,大型险企对上下游销售渠道、后端服务提供商议价能力可观,且自有销售渠道、运营团队、服务团队建设已相对成熟,在运营中可有效摊薄成本,规模效应显著。

(2)大型险企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保险产品具有保障性和投资性,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仍会着重考虑对应险企的口碑和实力,已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大型险企推出的产品更受市场欢迎,品牌带来的产品溢价高。中小险企为拉动保费规模增长往往通过降低费率、提高保障金额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盈利水平低;或采用风险倾向大的投资策略,以通过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推动盈利增长。长期来看中小险企面临的经营及投资风险和可持续性挑战将制约其发展。

(3)大型险企科技投入力度可观

随着保险行业发展的整体成熟,保险科技的运用成为健康险行业获得超平均水平发展的关键。人保、平安等大型险企通过资本优势在各保险科技如基因技术、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等方面的自建和合作都有较大的投入,并在业务链条的各环节都实现了一定的应用,技术先进性上处于前列。中小险企往往难以大规模地进行全流程的技术基础建设,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合作时缺少议价能力,对其整体运营带来压力。


健康险专营公司发展现状

截至 2019 年 10 月,我国健康险专营公司共有七家,各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2]

表 1 国内健康险专营公司经营情况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尽管 2018 年专业健康险公司在保费收入上大多有明显增长,其盈利水平仍然堪忧,而盈利上的表现不佳或与其高综合赔付率有关。

目前实现盈利的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分别背靠人保集团和平安集团,集团一体化运作优势明显,通过子公司间业务协同、关联交易实现较好的经营效益,交易形式包括有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销售代理服务、资产委托管理等。人保健康在 2018 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48 亿元,负增长 23.1%,虽较 17 年有所下降,其保费收入水平仍远超同类公司,市场规模占比大。在盈利情况上,人保健康 2018 年利润总额突破两千万,增长率 210.2%,盈利增长迅猛;其中承保亏损 8 亿,体现了人保健康在保险业务盈利能力仍不足,目前主要靠投资利润弥补承保出现的亏损并实现盈利。在风险赔付上,人保健康 86.3% 的综合赔付率在行业中也处于较高水平,对其保险业务盈利能力将形成制约,同时综合其盈利情况来看,人保健康在经营费用控制上表现较好,或与其他集团子公司的业务关联合作有关。平安健康虽在保费收入上弱于人保健康,但其在盈利及成长性上表现良好。2018 年平安健康实现 103.2% 的保费增长和 76.2% 的利润增长,成长性表现突出。平安健康在利润总额实现 3.19 亿元,但在承保利润上也处于亏损状态。此外,与同类公司相比,平安健康 47.1% 的综合赔付率体现了其在风险控制上的相对优势。

在剩余四家专业健康险中,截至 2018 年第四季度昆仑健康表现欠佳,2018 年亏损过 7 亿元,同时存在承保亏损和投资亏损,风险综合评级也是同类公司中唯一评定为 B 级的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昆仑健康 2018 年解释为公司业务发展、投资资产规模变化等因素影响所致。而其余的 3 家险企都存在综合赔付率较高的问题,尽管保费收入增长迅猛(除去 2018 年成立的瑞华健康),在盈利水平上仍有不足。另外注意到,以上四家险企都有推出百万医疗产品,包括昆仑健康的“健康 e 生尊享医疗保险”、复星联合健康的“和睦医疗保险”、太保安联的“个人百万医疗保险”和瑞华健康的“个人医疗保险”等,其中复星联合健康的“和睦医疗保险”更是复星联合健康 2018 年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之一。在持续亏损的经营状况下,依靠低保费高保额吸引消费者的百万医疗产品虽有助于各专业健康险公司更快速地扩大业务规模、提高市场占比,但也将进一步加重各险企的盈利压力。



行业发展趋势

健康险人才线上化流动,市场进一步细分下沉。各大险企先后布局互联网健康险市场,一些互联网平台也逐步涉入保险中介市场,行业运营模式趋于数字化、流量化。在行业模式发生转变的同时,人才发展也将适应新规则,形成线上流动趋势。近期,众安保险原高级副总裁兼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曾卓加盟美团,国寿财险的高管尹铭转向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平安高管尚教研出任微保副总裁等等,大批高管跳槽到互联网平台。在健康险流量红利的一段时间内,更多的线上客户被挖掘,将有更多的从业人才流向线上渠道。基于线上渠道优势,健康险产品辐射的市场范围选择空间更大。当前很多险企市场对象主要为一二线城市白领,借助线上渠道,险企可基于用户偏好和行为习惯特点,按照客户收入和支出结构特点,划分不同的需求层次,设计多元化产品,以个性化投放方式,吸引三四线城市流量。

健康险企业协同智慧医疗产品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2019 年 11 月,银保监会发布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较之以往新增了健康服务部分内容,办法肯定了保险公司可以将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提出险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成本计费方式,鼓励险企与医疗机构合作进行风险管控。在市场竞争和政策体系的推动下,健康险产品服务内容逐渐丰富。未来健康险产品将从单一赔付功能延伸至院前、院中和院后增值服务,协同在线诊疗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健康管理平台,不只是为了增量,也是出于风险管控和提升用户体验的目的。而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也将由传统风险管理能力扩展至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能力等,形成健康险良性生态圈。

信息技术与健康险业务深度融合,产业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发展。限于技术成熟度和数据应用壁垒因素,信息技术对健康险业务的推动作用目前不够深入,以平台性营销为主,其他辅助服务浅于形式,未能达到深度融合。疫情期间互联网健康险产品迎来突破性发展,是否能转化为长期购买力仍需优化提升产品价值。未来健康险业务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用户健康数据,实时进行健康干预,为用户设定健康计划优化其生活方式,降低索赔成本;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预测分析投保人对疾病的易感性,评价管理患者依从性,为其定制个性化产品;基于区块链技术,以不可篡改、授权登录的方式存储、共享数据,提升运营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1] 数据来源:各险企 2018 年年报 ↑

[2] 数据来源:各险企 2018 年报及 2018 第 4 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综合赔付率计算方法参照郭振华《保险公司经营分析:基于财务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