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2019)》连载之一:产业生态和发展优势

2020-04-04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养老产业也开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国家通过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积极探索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模式。随着养老服务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进步,养老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智慧养老逐步兴起,我国养老产业正在进入智慧养老的新时代。

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的,它的原名为“全智能老年系统(Intelligent Older System)”,即老年人可以脱离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享受到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1] ,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无限传感网络,将老人、社区、医护人员、医疗机构、政府、服务机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2] 。具体来说,智慧养老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围绕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健康管理、娱乐休闲、学习分享等各方面的内容,支持和服务老年人的生活,对涉老信息自动检测、预警甚至主动处置,实现与老年人友好、自主式、个性化智能交互,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驱动

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智慧养老的关键技术包括智慧养老设备终端、提供养老需求和风险服务的物联网架构、大数据等技术  [4] 。智慧养老设备终端包括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家庭机器人等,如生命体征监测器对老人的生命体征状况进行即时检测,在老人身体出现异常时自动报告给控制中心并及时反馈给医院,从而实现不间断的检测和服务。提供养老需求和风险服务的物联网架构则是一种基于网络数据交换技术、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动态网络基础架构  [5] 。智慧养老服务中的物联网正是通过标识全部养老服务中每一个作为环节的“物”,将智能接口与信息网络进行整合,从而从生活照护、医疗护理、娱乐互动等多个层面共同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智慧养老产业中的大数据技术不仅整合了于老年人生活、健康相关的各项数据记录,还包括与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有关的资质性数据,为行业效率的提高提供支撑。
智慧养老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能够根据老年群体的需求重新定义服务,改变了传统养老模式下养老产业粗放式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挖掘养老市场的潜在需求,投放精准服务,解决养老服务行业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智慧养老产业是把以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智能产品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对接和整合,秉承以智慧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和机构养老为辅的产业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更智慧的健康养老服务  [6]

智慧养老产业地图
目前,我国智慧养老行业正在形成包括智慧养老产品、智慧养老服务和智慧养老服务对象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硬件制造、中游的服务运营与下游的服务对象,如图 1 所示。

△ 图 1 我国智慧养老的产业地图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如图 2 所示三个时期。
1、萌芽期(2012年—2013年)
我国智慧养老始于 2012 年,全国老龄办在 2012 年首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鼓励并支持开展有关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2013 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全国老龄委成立“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为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制定目标,引路导航。
2、发展期(2014年—2018年)
2014 年至 2018 年,为我国智慧养老发展期。2014 年,国家民政部发布通知,在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北京市大兴区新秋老年公寓、江苏省无锡市失能老人托养中心等全国7家养老机构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工作;2015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6 年,工信部、国家卫计委和民政部三部门联合召开“信息技术和健康养老融合发展论坛”,提出要加强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的推广,做大做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并在论坛上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7 年,国家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2018 年,国家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18年版)》等政策,推动了我国智慧养产业的不断发展。
3、黄金期(2019年—      )
2019年1月21日,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主办了第二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大会上指出“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再次明确了智慧养老相关产业政策及智慧养老发展路径。智慧养老行业专业人士预言,智慧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 图 2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阶段

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优势
(1)回应老年群体的需求,更好地提供老年服务
养老行业的根本目的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老年群体的平权性,即从根本上增强老年人的主体性,使得老年人拥有与中青年群体同等水平的生活能力。 [7] 二是老年群体的特殊性。由于老年群体对于物质和非物质方面的需求较为特殊,包括经济援助、生活照顾、精神慰藉、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老年人群体与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群体相比,收入来源较为稳定,经济水平较高,因此,其养老需求更加多样和复杂。尤其是随着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地区老年群体的需求逐渐从经济保障转向了精神层面的体恤。但是,一般养老服务的类型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主要是提供送餐、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照顾,而对健康护理和精神慰藉的关注比较少。而 智慧养老能够较好地识别、满足老年人群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化解老年风险
(2)及时传递风险信息,危机处理能力更强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能够快速的对养老风险和需求作出即时反应,将风险和需求信息准确地从终端传递至服务商,有利于信息接受者进行反馈。利用快捷、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智慧养老能够有效地减少传统养老方式中信息传输的繁琐环节,使得养老风险能够得到及时化解,养老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也有利于加强信息传输的准确性,提供富有个性化的服务。
(3)弥补人工养老服务的不足,应对劳动力人口缺失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对于人力的需求非常大,尤其是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加剧,能够较长时间地投入工作、且具备高素质水平的看护人员逐渐供不应求。 智慧养老体系在技术和网络的支持下能够有效地弥补上述人力资源不足所带来的缺陷 ,如智慧养老体系中一些固定的、模式化的工作往往交由人工智能完成,节约了人工成本,促进养老服务由人工式的服务转变为智能化与信息化的服务。


李红娟

博士,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金融科技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科技、系统安全、产业园区规划、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1项;曾参与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EI论文8篇。带领团队完成“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数字创新小镇产业规划”、“科技助力竞技体育”等项目;参与“集团战略规划与战略定位”、“央企高质量发展”、“数字新零售”等项目。参与撰写《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年)》《2020保险科技洞察报告》、《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信贷中的应用发展研究报告》、《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白皮书》等6份报告。

参考文献:


[1] 席恒,任行,翟绍果.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J].老龄科学研究, 2014(7):12-20. 

[2] 孙梦楚,高焕沙,薛群慧.国内外智慧养老研究进展[J].特区经济,2016,(06),71-73. 

[3] 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2014(10):48-50. 

[4] 席恒,任行,翟绍果.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J].老龄科学研究, 2014(7):12-20. 

[5] 孙其博,刘杰,黎羴,范春晓,孙娟娟.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03):1-9. 

[6] 杨武.新时代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意义[J].人民论坛,2019(19):66-67. 

[7]朱海龙.智慧养老:中国老年照护模式的革新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3):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