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产业学者观点|刘建国:EPR 制度是决定垃圾分类成败的关键所在,是长效机制

2020-07-14




 

导 读

2020 年 6 月 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市场调节”或“制度保障”,生产商、回收再生企业、专家学者等意见不同。

1、有人认为回收再生行业完全可以靠市场平衡,不需要通过制度规定;
2、有人认为现在回收再生行业老的模式已经失灵,完全靠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的盈亏平衡很脆弱,企业没有资金保障,随时可能会被淘汰,而这份文件的出台,通过制度保障,重新调整回收链条上利益分配机制,精细化管理,转型升级成现代化行业的保障政策。

行业不同关注点不同,2020 年 6 月 12 日,塑料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废塑料新观察、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在可持续发展学院直播间,共同举办“中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探索与实践圆桌论坛”,为中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下简称EPR)的探索与实践出谋划策。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学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教授受邀参加了本次直播,以下为刘建国教授的主要观点,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刘建国教授评价 EPR 制度的出台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EPR 制度的推出意义重大,前景良好,但还需要逐步完善。

目前,中国的回收方式和管理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 80 年代,老的模式已经没有发展潜力,如果没有制度突破,回收再生企业很多将被淘汰出局。部分高附加值产品还能存活,但部分产品难以抵抗市场价格波动,盈亏平衡脆弱。这类企业时刻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很难做大做强。

这次 EPR 制度在总则中提出污染担责原则,完全靠政府买单是短期的,每个企业都该承担他们应承担的责任。政府将高值、低值、风险大、风险小等各类企业系统纳入管理规范中,重新调整回收链条上利益分配机制,精细化管理,转型升级成现代化行业的保障政策,为回收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EPR 制度就是让补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淘汰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回收,消灭灰色地带、不稳定风险。

中国推行的制度通常是组合拳,垃圾分类、无废城市、限塑令、固废法、循环经济法、资源综合利用法等,EPR 是对这些政策的有效保障。EPR 制度是决定垃圾分类成败的关键所在,这是长效机制。

EPR 制度的实施,政府通过制度保障回收再生企业的收入稳定,给行业带来的希望,每个企业都应该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回收再生行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文章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公众号ID:CSPA-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