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王东生:重视“工业粮食”安全 为国内矿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产业学者观点

2020-09-26



         
 

导 读

2019 年的猪肉危机令国人印象深刻,2020 年的全球粮食安全引起各国高度重视,愈演愈烈的中美战略竞争关系深刻影响国际供给关系,有可能危机我国“工业粮食”--矿产资源安全。而“工业粮食”--矿产资源安全一旦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深远和长久,为此有必要以促进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为宗旨,为解决国家“工业粮食”安全创造条件、改善环境。          
 

         


重视“工业粮食”安全 为国内矿业发展

营造良好环境


           

文/王东生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学者、原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副局长、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矿产资源是“工业粮食”,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使得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国家。近十多年,虽然国内有将矿业划归夕阳产业的观点,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却依然在持续增长。根据国内权威机构和专家的研究预测,所有国家及市场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均呈现 “S” 形曲线变化规律,即便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阶段,但是国内多数矿产资源的消耗量还没有到达 “S” 形曲线顶点,预计未来十多年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依然强劲,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首先是矿产资源消耗增速减慢,然后才是消耗总量下降,最终将以一个相对稳定的消耗量平台化发展。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规模大、工业体系完整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将会维持一种相对较高的矿产资源消耗水准,即使到达矿产资源消耗量平台化发展阶段,资源再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预计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量也不会太少。    
由于自然、经济、政策复合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的“工业粮食”矿产资源需要大量进口、高度对外依存,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并呈持续下降态势。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充足的国际供给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工业粮食”安全问题,但是在中美彻底走向战略对抗并不可逆转新的国际环境下,矿产资源的国际供给存在潜在风险,国家经济及“工业粮食”安全有可能由短缺转向危机。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长周期特性(全球找矿勘查平均周期17年、矿山建设周期 3-5 年)和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现实,使得“工业粮食”—矿产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长久,因此要像对待猪肉问题、粮食安全一样,高度重视“工业粮食”安全问题,采取措施提升国内矿产资源供给能力。作为矿业行业一员,我就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矿产资源安全问题谈一点建议。    

   

01


         

宏观环境问题及建议



全面审视国内的矿业行业宏观环境,当前制约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最大问题是如何科学的处理矿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自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来,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共识和行动。但是具体到矿业行业,在宏观发展环境总体规范、禁止矿业活动区域政策逐步明晰的情况下,也出现一些干扰正常矿业活动的问题,出现了丑化、抹黑矿业的社会偏执和简单限制矿业活动的错误做法,有些国家规划矿产资源基地的矿业活动受到冲击,其表现形式一是以种种理由阻止探矿项目进场勘查,二是以种种理由延缓开发项目采矿证照颁发,出现了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数年无法获得合法采矿证照的问题,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国内矿业发展信心缺失、投资大幅下滑,国内矿产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降低,“工业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剧。

关于如何在国家层面科学处理生态环境与矿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我已经在 2020 年 8 月发表的“国内循环为主新格局下的国内矿业政策建议”一文详细讨论这里不再赘述,下面重点就各个省区如何落实生态环境与矿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一点政策建议供参考。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治国理念得到强力落实,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国家层面已经达成广泛共识和统一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在具体工作层面不排除有个别省区当时为了争取国家的对各类保护区的政策补贴而人为扩大保护区范围的现象,最近几年不少省区也出现了矿业政策模糊化的趋势,为此建议各个省区,特别是矿产资源大省、西部省区率先行动,在科学处理生态环境与矿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主动担当有所作为,重点从三个方面优化矿业发展的区域政策环境:一是对于现有各类保护区进行全面、科学、客观论证,重点对于保护区范围、矿业活动影响进行科学论证,对于范围被人为扩大化的合理缩减,对于矿业活动对于保护区保护对象不冲突的区域制定专项政策争取限制不禁止;二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与矿业经济发展潜力划定鼓励矿业活动区带,为解决国家“工业粮食”矿产资源安全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力量;三是创新矿业政策鼓励投资找矿勘查,随着找矿勘查工作程度提升,国内近地表矿产资源几乎已经被全部勘查开发,在步入深部找矿勘查的时代,基于现有公益性地质资料可供政府招拍挂对市场出让的探矿权数量越来越少、投资价值越来越低、投资风险越来越高,为此建议以中深部大型矿产资源为目标,以先进理念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手段,或者加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投资,或者吸引社会资金与省区勘查基金联合创立矿业可持续发展及深部找矿风险勘查基金,开展中大比例尺地球物理调查,投资绿地、棕地风险找矿,提升一级市场探矿权项目数量和投资价值,培育引导国内的商业找矿勘查。



02


         

中观环境问题和建议


全面审视矿业中观环境,当前制约国内矿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找矿勘查投资紧缺融资难,二是矿产开发负担重、国家权益金政策成为投资开发国内矿产资源的一个拦路虎。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并全面与国际接轨,特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立,为国内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经济活力。但是唯独矿业行业的前端找矿勘查严重与国际脱节,表现为我们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不被国家认可,国家投资与国际接轨、退出了商业投资,以矿业企业为主体的找矿勘查商业投资单一、缺乏持续性,从事找矿勘查的企业没有融资市场和渠道,难以抵御找矿勘查投资的高风险,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两点恶果,一是国内找矿勘查缺乏投资、找矿成果稀缺、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持续低下,二是全国近百万找矿勘查队伍转企艰难、力量闲置。针对找矿勘查的高风险、大投资、长周期特有属性,国外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以创立基金和风险勘查融资市场妥善的解决了找矿勘查融资问题。基于国内的现实问题和国家成熟经验在此提出     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支持金融与找矿勘查紧密结合,积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切实结合中国国情,政府引导支持、社会资金主导、矿业企业参与,创新找矿勘查基金,为风险勘查提供资金来源;二是建议国家将建立中国风险勘查融资市场作为解决国家“工业粮食”矿产资源安全重大支撑项目,组织金融监管、矿业主管、行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全力快速推进,彻底扭转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投资能力不足、国内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持续低下、国际化发展严重滞后问题,为增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投融资保障。    
由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并于 2017 年 7 月 1 日实施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2017 财综 35 号),目的是为规范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促进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但是 35 号文件颁布的实际效果却事与愿违,导致国内探采投资积极性双双下跌,遭遇行业全面抵制,究其根源是权益金征收办法违背矿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国家提前收取巨额权益金,极大的提升了矿产资源开发的投资成本,将许多原来具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演变成了没有任何经济价值的石头,使得这一政策成为压死一大批矿山“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针对 35 号文件引发的问题,行业普遍呼吁废除这一政策,我的建议最好废除,如果无法废除建议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具体建议:正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风险高、周期长、投资大的客观实际情况,遵循矿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全面清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税费政策,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以“矿业权出让收益征管暂行办法”第十条第二段表述为基本原则,在矿产开发阶段按矿产品销售收入或利润一定比率收取全部税费及权益金,取消不合理税费,激活国内投资积极性,为解决“工业粮食”安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03


         

微观环境问题和建议


矿业行业的微观发展环境问题,主要属于企业内部问题一般不被行业重视,但是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全国地勘行业多数将转企的大环境下,有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对于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可能不亚于宏观、中观问题,因此也应引起高度关注并积极解决。    
   
矿产资源勘查处于矿业产业的前端,是矿业产业的发展基础,属于高风险、长周期投资行为,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研究统计资料,全世界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项目投资平均找矿成功率2-3%、单一项目平均投资周期17年。对于从事高风险投资、目前正在转企的地勘单位,尽快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尤为重要,当前主要的苗头性微观问题是如何科学客观评价从事高风险投资找矿勘查地勘企业功过是非、鼓励专业技术团队继续积极投身找矿勘查。    
纵观全世界的所有找矿勘查企业,在找矿勘查投资阶段,企业处于持续投资阶段,唯一产品是矿产资源,在找矿勘查阶段矿产资源根本无法转换为现金利润,无论国内国外,在找矿勘查阶段企业的财务账面始终都会处于财务亏损状态,国内外的主要差异是国外找矿勘查企业多数上市,以市场公允价值显示了企业价值,而国内找矿勘查企业因为没有上市平台其价值无法客观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适合以利润为主要指标考评勘查企业。    
对于高风险找矿勘查企业,要杜绝把投资成功视为理所当然、片面的仅仅以投资失败项目评价勘查企业功过的问题。如果出现错误逻辑和考评方法,处于全球行业平均能力、水平的勘查企业, 将有90%左右的投资风险项目可能会被认定为投资失误、团队可能被问责,如此高的投资风险和如此大概率的被问责,可能会让技术团队望而却步、不敢再从事找矿勘查,可能会制约地勘单位转企,可能会导致找矿勘查难以为继、国家后备矿产资源缺乏有力保障。    
基于以上的认知,建议企业及其监管部门也在微观层面为解决“工业粮食”矿产资源安全营造良好环境,遵循找矿勘查科学规律科学设计勘查企业考评体系,以一定的工作周期为阶段,以找矿勘查获取矿产资源的成效为主要指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整体评价勘查企业投资成败,解除团队后顾之忧,支持地勘企业组织地质学家大胆工作、敢于探索,为国家探寻更多的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安全服务。    
由于自然、政治、经济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的“工业粮食”--矿产资源过去长期短缺、未来面临危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又决定了我国对“工业粮食”矿产资源的需求依然强劲,解决这一根本问题的出路一是走出去国际化发展维持国际供给,二是提升国内供给能力。本文以提升国内供给能力目标,提出了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工业粮食”安全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供参考。    





           
王东生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学者,原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副局长、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1982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光华学院EMBA硕士学位。1993年晋升高级工程师,1999年晋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金银铜铅锌鎳、铝土矿、铁矿石、石墨钒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技术管、投资、组织管理。具有国内大型地勘单位和大型矿业企业的工作经验,具有与国际一流大型矿业公司力拓公司的合作经历。在中国组织勘查大中型金属矿床18个,近十年组织勘查的典型矿床有:青海抗得弄舍金铅锌重晶石矿、西藏昂青大型银铅锌矿、西藏阿里地区铁格龙南(荣那)大型斑岩铜矿、西藏阿里地区拿诺大型斑岩铜矿。在中国组织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建设控股矿山3个、合资矿山4个。        





编辑、图片|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