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信贷+区块链”模式探索

2022-08-05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信贷+区块链”模式探索

文/陈晓 苏雅欣 赵弋洋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第一章  数字普惠金融


   

01


   

 

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及意义


普惠金融在一四五金融改革的经济背景下已然成为加强数字化服务能力的行业目标[1]。数字普惠金融,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实现信息交互并降低交易成本,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2]。数字普惠金融相较传统金融,具有人员受众面多、商业处理范围广、成本低、门槛低等优势,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乡村振兴、“三农”发展等领域存在的普惠金融的困境,提高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有效缓解金融排斥现象。



   

02


   

 

数字普惠金融的做法与监管

数字普惠金融的充分利用,需要以严格完善大数据风控系统和构建高效金融科技布局为前提。风险控制是普惠金融的一大难题,大数据模式则是解决数字普惠金融风控建设的关键。首先,要对各大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针对金融贷前、贷中、贷后不同的风险特征,设计不同方案确保内部风险的可控性;此外,也需要依托金融监管协调与改革,解决由金融业混业经营格局导致创新产品属性与边界模糊而造成的监管空白问题。其次,通过金融科技的布局合理化,让数字化服务在传统金融基础上更加创新与便捷,例如通过数据开发与分析、机器学习、量化决策、图算法、区块链等科技研发,将第三方信息可视化,由此筛选高风险借款人。



   

03


   

 

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政策指导

目前,我国在全球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成为积极推动与践行者。由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成为推广数字普惠金融的首个国际性的共同纲领。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通过了该文献制定的 8 条原则和具体的 66 条建议[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强调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为此制定《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涉及的各项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各类通过数字化或电子化技术的交易手段,如电子货币、支付卡和常规银行账户。可完成业务包含支付、信贷、转账、储蓄、保险、证券、财务规划和银行对账单服务等。



第二章  传统农业信贷

针对小微企业、个体经营主体融资问题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概念,为解决传统农业信贷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01


   

 

农业信贷的范畴

农业信贷(Agricultural Credit)属于金融领域,泛指借助贷款及商业票据、银行票据等信用工具,满足农民在设备采购、种植收获、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特定财务需求,并因行业特殊性形成了大农场找商业银行、小农户靠信用合作社的差异化融资路径。

   

02


   

 

农业信贷的现状

① 资金需求情况

根据生产组织模式,可以将农业信贷资金需求主体划分为农户、企业组织以及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等非企业组织。数据显示涉农贷款设立后的三年间,个人涉农贷款数额从 8.3 万亿元上涨至 12.1 万亿元,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金需求非常强烈。企业涉农贷款数额占比最高,2020 年达到 67.5%,是农业信贷资金的主要需求主体。

总的来看,随着农业生产逐步迈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农业信贷资金需求将会随之不断增加,不同需求主体间的差异也会加剧,亟需与之匹配的信贷制度和资金来源供给。

△ 农业信贷资金需求愈发迫切,主体间存在较大差异

来源:作者根据Wind经济数据计算整理



② 资金供给情况

近年来,农业信贷资金供给规模得到稳步提升。截至 2022 年 3 月底,涉农贷款余额增至 45.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2%。
根据规范化程度,可以将农业信贷资金供给主体划分为政策性银行信贷、商业银行信贷、农村信用社信贷等正规金融信贷机构,以及民间高利借贷、民间亲情借贷等非正规金融信贷机构。目前,正规农业信贷供给渠道日益普及。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截至 2021 年上半年,农行累计投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超 1100 亿元,增速达到 22%,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扶持力度 [4]

△ 农业信贷资金供给规模大幅增长

来源:作者根据wind经济数据计算绘制


   

03


   

 

传统农业信贷的模式


① 供需主体

△ 农业信贷供需主体


② 担保模式

农业经营主体想要从涉农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担保是关键。信贷担保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三种方式,其中保证方式依赖主体或其担保人的信誉,这一方式正规金融机构中较少使用,一般需要政府担保机构背书,因此应用范围不广。

现行的担保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由政府支持的农业担保机构进行第三方担保。担保受政策影响。      

   
产业链核心企业担保。融资由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成员转移。      

   

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担保。


   

信托公司担保。信托公司负责管理贷款人的各类财产,起到财产隔离的作用。


从担保所需物的角度来看,农业信贷担保常见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农产品做抵押担保

农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农业经营主体未来的偿债能力,但是这种方式对农产品自身的性质有一定要求,例如农产品要不易腐烂、市场价格变化幅度小等。并且在使用农产品抵押后,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担保机构也需要持续监管农产品的储存销售情况以控制风险。    

   

2.以财产权利做质押担保,如已签订的订单或应收账款质押担保

这种方式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调查成本、监管成本较高。机构首先需要保证订单的不可撤回性,评估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是否能够按要求完成。之后除了质押流程,还要在订单运行过程中监管订单双方,以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      

 

3.以土地、项目等经营权担保

对于大多数收入低、投资能力差的农户来说,土地、房屋等资产是其最佳的抵押物。但是我国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土地都可以抵押,大部分情况下农户抵押的只是土地的经营权。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也限制了土地抵押的发展。    

   

04


   

 

传统农业信贷面临挑战

① 合同订单执行缺乏监管

由于监管立法缺失、政府监管缺位、部门监管不力,许多农业合同在签订和订单执行等方面存在着不规范、不标准的问题。

以花卉产业为例,在订单签订过程中,一些花卉专业合作社内部人员组成不明确、人员流动性大,导致订单交易双方主体不明晰;在订单执行过程中,存储、运输情况差导致花卉损坏,出售价格被迫降低,部分鲜花被丢弃,订单价值受损。这些问题迫使金融机构在接受订单、应付账款质押时,承担更高的风险和监管成本。因此,订单、应收账款这种农业融资常用的担保物并不广泛被金融机构接受,对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② 信用及交易等信息不透明

金融机构在放贷前,会对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信用评价,再决定是否要放贷及放贷的多少。但是在农业融资领域,金融机构往往无法全面地获取这一过程要用到的历史债务信息、信用记录以及交易信息,也无法确定获取到信息的真实性。

以水果产业为例,一方面,疫情的冲击加上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兴起,缺少实物抵押物导致担保困难,难以在大型、正规金融机构中获得贷款的果农、小型经销商纷纷转向了放贷要求更低的网上借贷或者民间借贷。而不同借贷平台之间的信息相互隔阂,民间借贷信息又难辨真伪、记录不全,造成农户债务信息混乱而分散,并且即使农户失信,也未必会在国家的征信系统中留下记录。另一方面,疫情也导致不少果农等转向了线上销售、社交平台推广卖货等方式,他们的交易信息分布在不同的平台,难获取、难辨别、难整合,造成了“信息孤岛”问题。

③ 农村信用环境体系不健全

在经济欠发达且技术未普及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和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农户与农业组织的信用意识缺失、信用文化匮乏和信贷行为不规范。受制于不健全的信用环境体系,农业信贷的谨慎性调查往往步骤烦琐、成本高昂且可靠性较低。这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高额度授权和放款的意愿,致使农户获取信贷资金不及时,错过最佳生产时机,遭受巨大损失。例如,渔业生产遵循鱼汛和季节规律,往往需要在特定时间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且渔区江河湖海气候变化莫测,稍有怠慢就会错失丰收机会。这与融资授信的漫长周期相矛盾,导致渔民和渔业企业的内生金融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违背了普惠助农的初衷。

另外,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间仍存在数据堵点和业务断点,难以形成征信数据融通、财务资源共享、担保业务共创的合作平台,不利于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④ 天然风险加剧供需矛盾

农业信贷在资金需求供给方面的不平衡源于农业的天然属性。一方面,农业生产规模小、风险高、回报低,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对其还款能力和信用评价。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资金运转效率低,意味着农业生产者对金融机构担保信贷项目的期望更高。这导致金融机构愿意扶持的项目和提供的资金量与农业经营者主要运作的业务和需要的信贷规模难以匹配。此外,农业对自然环境和市场变化比较敏感,具有天然弱质性,对稳定可靠的资金链和供应链的依赖性更强,这也加剧了需求供给不匹配问题,给农业信贷带来极大挑战。

如水稻种植周期性、季节性和地域性明显,容易受气候如洪涝干旱和资源如水质土地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较大不稳定性和风险性,造成信贷供给和需求在额度期限等方面的矛盾冲突。

第三章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建立“农业信贷+区块链”模式

区块链作为数字普惠金融中的一种技术基础,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公开、防篡改、可溯源等特性。而智能合约本质是部署在区块链上的预定义代码,合约内容对合同双方透明且不可更改,并可以根据预先指定的条件自动触发执行,执行效率更高。
以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政策理论为指导,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农业信贷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在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前,要首先结合大数据技术,由政府主导推进,完善农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农村农户成为链上节点,实现生产、交易、融资全流程链上操作。其次,要解决区块链目前存在的跨链操作难、监管法律缺失、数据安全保障等问题。只有相关配套设施与技术相匹配,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01


   

 

依托区块链+物联网,对合同订单执行进行授信监管

针对合同订单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可以用智能合约为订单授信,同时结合区块链、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降低金融机构监管订单执行流程的成本。

智能合约是一种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因此,基于智能合约的交易真实可信,将区块链、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并应用到订单执行流程监管中,可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订单执行流程。各类农产品存储、运输、销售流程中每一环节的实际情况,都可以便捷高效地从链上获知,无需金融机构派遣人员定期调查、监管,从而降低机构监管成本和风险。



   

02


   

 

利用分布式账本及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

针对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一方面通过数据上链,方便债务信息、信用记录整合和查询,强化担保依据,促使更多的农户在正规的金融机构借贷。另一方面,在完善的区块链生态中,分布式账本技术使得不同的数据库之间可以互通,消除不同平台之间的信息隔阂。金融机构可以在链上跨行业、跨地域地访问不同经营规模的借贷人的各类信息,进行风险分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动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等技术保障在数据共享、金融机构数据访问的过程中平台、农户的数据隐私与安全。

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机构可以根据链上的信息便捷、高效地进行信用评价,大大降低了贷前调查的成本,使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也能享受到融资,真正体现数字金融“普惠”目标。



   

03


   

 

基于区块链的高可靠性特质,完善农村信用环境体系

利用区块链的防伪造、防篡改、透明可信、链式数据块、信息交易可随时追溯验证真伪等特性,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建立更高效、更可靠、更健全的农村信用环境体系。以共识算法赋能金融机构,打造标准化授信放贷机制,推动不同资金供给主体协同合作,提升机构话语权,汇聚更大效能,提高融资效率。

具体来看,首先,不同于传统农业信贷的单一授信主体,依托区块链将与融资企业存在业务往来的多个企业进行关联,提升授信体系的防伪能力,强化融资企业的信用意识。其次,在传统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的基础上,引入金融科技公司等新主体,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注入活力。最后,超越传统农业信贷中金融机构通过核实融资企业具体交易信息来进行尽调和风险防控的方式,跟踪融资企业和相关供应链企业的数据流,实现更全面、更立体、更可靠、更高效的授信评价过程,完善农村信用环境体系。



   

04


   

 

通过智能合约,加速信贷资金流转速度,缓解信贷供需矛盾

借助智能合约自动、实时还款清算的特性,重构农业信贷资金供需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一方面,消除放贷机构对于信贷资金的回收顾虑,鼓励其提高放款额度和速度,促使农业信贷真正投放到农业经营主体最急需的领域,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将担保机构从面对银行不愿放款和农户急需资金的两难境地脱离出来,激发其在农业信贷体系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加速金融机构的资金流转速度,提高有限信贷资金的利用效率,增大贷款总量,助力更多农业经营者,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利用智能合约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风险兜底,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抗冲击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农业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数字普惠金融行业方针. 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3723340321574551&wfr=spider&for=pc

[2] 数普惠金融. MBA智库百科. 2022.

https://wiki.mbalib.com/w/index.php?title=数字普惠金融&redirect=no

[3] 胡滨.数字普惠金融的价值[J].中国金融,2016(22):58-59.

https://www.sohu.com/a/119815326_48188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农业部. 2022. 农业银行 上半年支持粮食重点领域贷款超1100亿元 (moa.gov.cn)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