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6 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 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就创投风投机构要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投早投小投长期发表主题演讲。
黄奇帆认为,从国际衡量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指标来看,我国资本市场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把资本市场搞好也是我国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风投、创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共同资金是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风投创投存在部分投资方向的扭曲,真正投早、投小、投长应该是在“青萍起于微末”的 0-1 阶段就开始投资,其中最重要的是投硬科技。
硬科技不仅包括制造业高新企业,还要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温床和生态环境的功能。十大类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效益提升的动力,是高端工业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往往自身就发展成为富有价值的独角兽企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往往是 GDP 最大的板块和增长极。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包括五类: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一批专业搞生产性服务业的 50 强企业、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文武兼修”的企业、产业互联网,以及像苹果、微软、华为这样的生产性服务业链头企业。风投创投基金要对这五大类企业当中有发展苗头的企业进行深度的投资,投早、投小、投长。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投早投小投长期
文/黄奇帆

△ 2025 年 9 月 26 日,黄奇帆在 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发表主题演讲
当今世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成熟度有一个硬指标,即资本市场总市值对这个国家的 GDP 比例大体在 1:1 到 1:1.2。如果小于 1:1,比如 GDP 有 100,资本市场市值只有 60、70,意味着资本市场发育不到位,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果 GDP 是 100,资本市场的总量超过 130、150、200 甚至更高,就是资本市场过度发育,存在泡沫。比如美国现在的 GDP 是 29 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达到 70 多万亿美元,是 GDP 的百分之两百多,表明美国资本市场热度过高,存在一定的泡沫。
中国的资本市场总量今年初是 70 多万亿人民币,现在已经达到 100 万亿。中国 GDP 今年会达到 140 万亿。我们的资本市场目前占 GDP 比例只有 70%,还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即将进入到十五五规划和 2040 远景目标期。到 2040 年中国 GDP 会翻一番,按不变价格核算,从现在的约 140 万亿增长到 280 万亿。如果按可变价核算,到 2040 年中国的 GDP 总量会达到 350 万亿左右。如果股票市场占 GDP 的 100%-120%,意味着 15 年后我国股票市场总量有可能在 400 万亿左右,较现在 100 万亿的水平翻两番。
这是我国发展金融强国的内在目标之一。我们应该在 15 年后让国民经济的证券化率达到 100%,这是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它可以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包括支持高科技独角兽企业健康发展;促进老百姓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等;都需要把资本市场搞得更好,这是总的目标。
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力量就是风投、创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各类共同资金。以风投创投为主的各类产业基金已经发展了 20 多年,目前总量接近 30 万亿左右,其中 40% 实际上投资于各种货币资金和固定收益债券。这类投资旱涝保收,没有什么风险,但其实是私募基金、风投创投投资方向的扭曲。
最近一年多,中央和证监会一直在鼓励风投创投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就是对这类投资方向进行调整。还有 30% 左右的资金是投资在比较晚的跟投方面。往往企业上市前或已经上市,大家会找各种机会跟投。这属于风险不那么大,且有一定的股权投资内涵的投资。
真正投早、投小、投长应该是在“青萍起于微末”的 0-1 阶段就开始投资,到 1-100 阶段又有各种各样转化性投资,等到产业成型的 100-100 万阶段有更多的跟投,这样 A、B、C 轮一轮一轮地投。这类投的比较好的特别跟独角兽企业有关的投资,大体占 30 万亿各类基金的 30% 左右。总体上现在情况在好转。
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讨论按中央要求投早、投小、投长,其中最重要的投资方向是什么?就是投硬科技。说起硬科技,大家往往想到一个个制造业高新企业,事实上,能够孵育高新企业的温床和土壤是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联的企业。
在国家统计局的行业分类当中,生产性服务业包括 10 个大类,35 个中类,171 个小类,加在一起有 216 个大中小类型。十大类中第一大类是硬核技术的研究开发创新;第二是产业链的物流配送;第三是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第四是产业链市场准入检验监测,各种产品的认证服务;第五是产业链的绿色低碳服务;第六是产业链数字化服务;第七是产业链上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贸易、批发、零售包括售后服务;第八是产业链上的品牌、专利、商标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推广;第九是产业链上的各种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咨询服务等;第十是产业链上各类职工培训、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
生产性服务业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中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是制造业提高利润、效益的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抬高创新能力的生态土壤,是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还要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是为制造业服务,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土壤、温床和生态环境,它还自带“光环”,本身就是 GDP 的最大板块和最大增长极,是高市值独角兽企业产生的增长极,是服务贸易的增长极,是高端工业品、终端产品高附加值的基础。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也是中央提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不靠资源矿产投入,不靠蓝领劳动力投入,也不靠大量的资本资金投入,主要依靠创新、依靠人才、依靠新的要素投入。所以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的 GDP 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当中的新质生产力。
第一,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往往是 GDP 最大的板块,是 GDP 的增长极。
比如:美国 1950 年 GDP 总量 4300 亿美元,到去年 GDP 增长了 70 倍。1950 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 GDP 的 10%,在去年 29 万亿美元 GDP 当中占了 48%,涨了 300 倍。欧盟 GDP 里面 40% 是生产性服务业,也是这几十年涨的最快的板块。
1980 年,在中国 GDP 只有 2000 亿美元的时候,生产性服务业占 10%。去年,中国 GDP 增长到 135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18 万亿美元,生产性服务业大体上占到 30%。40 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是各个板块里面增速最高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在 2021 年到 2023 年这三年里年均增长率是 12.1%,同期 GDP 年均增速 5% 左右,制造业、农业等其它板块大体增速在 4%,有的是百分之三点几。生产性服务业年增长率保持在 12.1%,成为带动中国 GDP 最快发展的板块。
一个地方如果想要 GDP 增长快一点,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一招;抓高科技产业发展,抓好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的一招。
第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十大类生产性服务业实际上成为硬科技、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动力,也是效益提升的动力。
要看到,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往往自身就发展成为富有价值的独角兽企业。因此创投风投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要多多投资。
全球各类独角兽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的独角兽。美国独角兽企业市值占美国股市的 30%,差不多有 20 万亿美元,其中有 500 多个大中小的各种类型独角兽占 5 万多亿美元的市值,还有 15 万亿美元是七个大型科技企业,包括微软、苹果、亚马逊、高通、英伟达、脸书、特斯拉、谷歌。这些大型科技企业与其说是高端产品的创造者和灵魂,不如说它是高端产品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
苹果是造高端手机的,实际上把手机产业链上的硬核科技、十大生产性服务业类型全部一把抓。它真正的制造、硬件制造的生产线、装配通通交给富士康等代工龙头企业。一年生产、销售 2 亿部手机,苹果可以拿到 500 多亿美元利润,这个利润就是它的服务贸易、生产性服务业创造的。在这个意义上,苹果、微软、高通、英伟达、谷歌和亚马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高通是搞通信芯片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司,英伟达是搞算力芯片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司。
总之美国这七个总市值 15 万亿美元的大科技企业,除了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硬件制造软硬兼修外,其它六个都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所以说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如果不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端切入,不跟生产性服务业结合在一起,基本上是南辕北辙。这是独角兽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
第三,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价值嵌入到各种硬件、终端装备里,是高附加值的装备、终端的基础。
一个手机卖六千块钱,拆开来一千多个小部件可能只值两三千块钱,但看不见的软件、芯片中内置的程序、看不见的各种专利,最后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价值至少值三千块钱。总之,我们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 GDP 的增长极、独角兽的增长极、高附加值装备和终端产品价值增长极的功能应该有充分地认识。认识到了这一点,产业基金、私募基金、创投风投基金在投早投小投长投硬科技后边还要加上一个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中,第一类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当下五六千万个中小企业中至少有 1% 属于专精特新、具有生产性服务业各种功能的企业,这 1% 就对应 50、60 万个企业,把它找出来,在市场里催化,是投小投早投长期的一个目标。
第二类是一批专业搞生产性服务业的 50 强企业,他们已经是大企业了,专干生产性服务业。
比如普洛斯就是搞物流、数据中心、新能源开发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在中国资产管理规模约 790 亿美元;法国的施奈德 20 多年前是做电器搞硬件的,现在基本上不做电器,全部浸透在生产性服务业,专搞绿色低碳、数字化服务,为亚洲、美洲、欧洲的各种企业提供服务,一年可以收入上百亿欧元的服务费。
第三类是文武兼修,像青岛的海尔那样,既是家用电器类硬件制造的大企业,同时也是家用电器产业链相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研发的企业,是一个在行业里出类拔萃的、很了不起的企业。
第四类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不同于工业自动化,不同于管理信息系统,不同于 ERP,也不同于 B2B、B2C 的电子商务,往往是把一个工业制造企业的产业链集群从基础层面、硬件制造环节的自动化,到集群内部各个层级自上而下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再到 ERP,也就是企业生产出来产品直到销售、质监、物流配送、仓库管理各种资源调度横向环节上的网络化,再到 B2B、B2C 的电子商务平台,再结合人工智能形成五位一体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互联网是把制造环节加上十大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有五个生产性服务业,右边有五个,“1+10” 一网打尽都在产业互联网里。这样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就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制造业的数字化平台,是我们下一步物联网平台发展的蓝海。
第五类是像苹果、微软、华为这样的生产性服务业链头企业,专门把一个硬科技的产品做到上万亿市场规模,把产业链上的十大生产性服务业掌握到位,然后委托代工企业制造。自己不搞制造,但制造的灵魂把控在手。这种产业链的链头企业,带动那些专搞制造的代工企业,形成产业发展。
总之,风投创投基金要对这五大类企业当中有发展苗头的企业进行深度的投资,投早投小投长。这样未来中国如果产生新的万亿级市值的公司,有现在的风投企业的投资到位的功劳在内,这样整个中国的股市发展了,经济发展了,风投企业自己也能够茁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