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公布,我校共有 29 项成果获奖,获奖总数比第十五届增加了 9 项,再创历史新高,并且在著作、论文、调研报告等各个奖项类别上均有斩获。我校 29 项获奖成果中含一等奖 8 项,二等奖 21 项。在获奖高校中,我校获奖总数、特等奖与一等奖数均位居第二位。具体获奖名单如下:


  
 
 
 
 
 
 朱岩教授团队获奖成果基本信息
 
 成果名称:
 积极应对疫情加速的全球产业链重构,加快布局数字化新兴产业链集群
 成果形式:
 调研报告
 申报者:
 朱岩
 申报单位:
 清华大学
 成果类别:
 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
 学科组:
 决策咨询与社会服务
 学科分类: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申报作者基本信息
 姓名:朱岩
 职务: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
 职称:教授
 主要合作者:刘运辉
 单位:清华大学智库中心、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职称:副研究员
 成果内容提要:
 截至 2020 年 3 月 29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 575444 例,已有 201 个国家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超过 60 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禁止各种人员大规模聚集活动(包括大量商业活动)。全球最为重要的亚洲、欧洲、美洲三个市场都已经相继成为重灾区,三个地区的经济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这是继二战以来,第一次全球整个经济体系受到巨大的威胁,是全人类与新冠病毒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产生从局部到整体的牛鞭效应,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剧烈动荡。2020年 3 月 2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强调,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充分体现中国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的大国担当。
 2020 年 2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当前的紧急关头,我们必须要研判疫情对全球产业链造成的影响和可能的发展方向,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危局,转变为北京重塑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机会,加快布局数字化新兴产业链集群。
 申报成果在分析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影响的基础上,得到疫情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需求骤降是诱发全球产业链危机的根源;服务业业务断崖式下滑加大企业生存的难度;企业生产停滞极大破坏全球供应链体系。
 基于以上,进一步研判疫情加速的全球产业链向数字化(创新产业链上数字化消费,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快速、低成本部署产能的能力)和网络化(产业互联网兴起,以信用为基础的数字化产业新格局将快速形成)的重构。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申报成果提出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产业链危局,转变为北京重塑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机会,加快布局数字化新兴产业链集群的建议:
 积极探索数字化生产关系,尽快出台政策建立透明可信的数字化营商环境;
 释放北京市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的活力,根据未来产业链集群的需要,尽快出台鼓励数字化转型创新的政策机制;
 明确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北京拟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建立完善的数字化产业链集群,推动形成高新产业数字化生态系统;
 重视数字服务产业的发展,以数字文化产业和数字时尚产业为重点,着力将北京打造成为世界数字服务产业中心。
 
 
 
 
  部分内容来源|清华文科微信公众号
  (ID:THUAHSS)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