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院长寄语
院情介绍
组织架构
管理团队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热点要闻
专家观点
合作交流
研究动态
数字产业观察
产业研究
研究队伍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学术活动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高峰论坛
产业委员会(原顾问委员会)年度会议
数字经济系列沙龙
数字空间系列沙龙
20人论坛
其它
合作伙伴
捐赠单位
人才培养
数据资产管理高级研修班
加入我们
全职招聘
实习生招聘
站内搜索
热点要闻
专家观点
合作交流
研究动态
数字产业观察
< 返回列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2021-12-06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工信部印发《“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对我国“十三五”期间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发展进行了回顾,指出“十三五”期间产业规模效益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实现新的跃升,指标基本完成,但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规划》强调,“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价值导向;重点突破、协同推进;应用牵引、生态优化;安全可控、开放合作”的原则。
《规划》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2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四新”发展目标。
一是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
软件内核、开发框架等基础组件供给取得突破。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制定125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化、质量管理、价值保障等能力有效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完备,建成一批高水平软硬件适配中心。
二是产业链达到新水平。
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对船舶、电子、机械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作用凸显。金融、建筑等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具有生态影响力的新兴领域软件产品,到2025年,工业APP突破100万个,长板优势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三是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到2025年,主营业务收入达百亿级企业过百家,千亿级企业超过15家。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培育超过10个优质开源项目。高水平建成20家中国软件名园。软件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建成一批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深化。
四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增长潜力有效释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等产品收入占比明显提升,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保持较快增长,产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内容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文章来源|数博会
(ID:BigData-expo)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