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产关系的三个特征——数据透明、全员可信、身份对等
企业转型升级,必须构建数字化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包括三个特征。
数据透明。大数据时代,社会各界一方面拥有了海量数据,另一方面却难以建立产业生态内的信息透明。而信息不透明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权力寻租,或者当权者的不作为,从而极大影响社会的公平性。公平性的缺失,才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从而进一步导致了落后产能的大量存在。
全员可信。全员可信的信用体系是建立新型生产关系的另一个基础。如果缺少信任机制,就会导致市场分配资源失去公正性,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产业转型升级就难以进行。以中小微民营企业贷款难、贷款贵为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只是商业银行的问题,而是中国信用体系的缺失。
身份对等。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层级化、职能化生产关系,数字化生产关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对等的。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逐渐走向了尊重每个个体的文明社会。数字技术促进了个体在网络空间的身份对等性,从而让人类社会走向了基于透明和可信的充分释放个体创造性(智慧人口红利)的公平社会。
全球产业已经进入了重构阶段,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近段时间,“新基建”成为一个网络热词,朱岩教授将新基建带来的价值总结为三方面:一是新基建必须是高质量的投资渠道,二是新基建所支撑的是数字经济循环,三是新基建是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一次巨大机会。
具体到航空业,朱岩教授认为,航企不能跟着消费互联网的“尾巴”跑。消费互联网时代以流量为核心,是一个“赢者通吃”的时代。航企必须建立产业互联网,这才是真正的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