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连载之一:指标体系及全国新基建评价

2020-04-29



新基建背景研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部署,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与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长威信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8 月底组建课题组,探索构建新基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在今年 3 月率先发布首份《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

4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会上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答记者问时指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3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课题组构建的“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基本覆盖了伍司长给出的新型基础设施的前 2 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基础设施和融合基础设施,未覆盖到的创新基础设施,课题组将在后续的指数研究中增加此方面的内容,补齐相应的评价指标。

(一)新基建新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5G 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并提出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 年 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2020 年 2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020 年 3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表1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基建的决策部署

(二)新基建新举措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也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中央网信办: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作出专门部署,正在研究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国家发改委:推进编制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会同相关部委发布《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要求各试验区结合各自优势和结构转型特点,完善新型基础设施;会同相关部委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 + 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关于统筹做好 2020 年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创新能力等领域重大项目。

国家工信部: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加强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制造企业通过内网改造升级实现人、机、物互联,为共享制造提供信息网络支撑。

表2 国家部委推动新基建的相关措施

(三)新基建新视角

为了科学、严谨、准确评价分析全国及各省市区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情况,课题组构建了新基建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组织编制首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报告,为反映各地新基建的发展水平以及在全国所处的位置提供新视角,也为各地以新基建为抓手,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创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是首次编制,带有一定的探索性质,在指标体系的完善性、结合各地的对比可参考性以及针对部分重点问题的深入解读等方面尚存在不足。课题组将加强同相关权威智库的合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数据采集,扩大覆盖范围,更加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各地新基建情况,助力各地新基建建设。

新基建评价体系

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由课题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并结合各地实际,选取一系列反映新基建的指标,利用大量统计数据、调研数据和第三方数据进行合成而得,由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组成

表3 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

(一)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指数

包含感知网络发展指数和宽带网络发展指数2个二级发展指数,主要反映新一代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二)新型应用基础设施指数

包含大数据发展指数、云计算发展指数和人工智能发展指数3个二级发展指数,主要从要素投入角度来衡量新一代应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三)新型行业基础设施指数

包括智慧能源设施指数、智慧医疗设施指数、两化融合设施指数、智慧教育设施指数、智慧交通设施指数、智慧农业设施指数 6 个二级发展指数,主要评价在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基础设施支持下形成的各类行业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全国新基建评价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数字中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新基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9 年,全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75.3

(一)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完善

全国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指数为 76.5。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世界领先的光纤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网络提速效果显著,迈入千兆时代。同时,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5G 基站进入了大规模建设期。

(二)新型应用基础设施快速发展

全国新型应用基础设施指数 74.0。我国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势头良好,数据量年均增速超过50%,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企业上云成为趋势,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市场规模位居国际领先行列。

(三)新型行业基础设施不断拓展

全国新型行业基础设施指数为 75.7。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大规模融入到各行各业中。2019 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 86.7,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达上百家,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

(四)各省份积极抢抓新基建机遇

北京的新基建竞争力指数达 90.1,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新基建竞争力指数分布在 80-90 之间,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天津、贵州、湖南、安徽、重庆、陕西、云南、广西、宁夏、江西、山西、辽宁、吉林、甘肃、内蒙古的新基建竞争力指数分布在 70-80 之间,黑龙江、海南、新疆、青海、西藏的新基建竞争力指数分布在 60-70 之间。

△ 图1 各省市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

① 东部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81.2


东部地区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实现新型基础设施率先发展。在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前 10 位的省份中有 8 个属于东部地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凭借政策部署和资金投入的前瞻性以及信息产业集聚优势,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前 6 位。

△ 图2 东部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

② 中部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75.0


近年来,中部地区崛起趋势明显,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迎来良好的发展前景。河南以建设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大数据、5G 网络、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产业集群建设,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 77.9,位列全国第 8 位。其余省份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

△ 图3 中部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

③ 西部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71.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欠发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四川大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5G、超高清视频、电子信息基础产业和数字文创产业。贵州一直把大数据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实验区。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发展战略。

△ 图4  西部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

④ 东北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为70.8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压力较大,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较缓辽宁作为区域内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领跑省份,着力打造以沈阳为中心、集合其他城市优质资源,进而覆盖整个东北地区的大数据产业中心和大数据衍生品交易中心。

△ 图5  东北地区新基建竞争力指数


白皮书预购须知


李红娟
《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
如有购买装订版白皮书《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需求,请联系李红娟老师,联系方式:lihj@sem.tsinghua.edu.cn。


李红娟

博士,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金融科技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科技、系统安全、产业园区规划、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1项;曾参与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EI论文8篇。带领团队完成“新基建竞争力指数”、“数字创新小镇产业规划”、“科技助力竞技体育”等项目;参与“集团战略规划与战略定位”、“央企高质量发展”、“数字新零售”等项目。参与撰写《中国新基建竞争力指数白皮书(2020年)》《2020保险科技洞察报告》、《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信贷中的应用发展研究报告》、《社区服务及其智慧化白皮书》等6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