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兰雨晴: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立体推进|《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报道

2020-09-03


导 读

《产业转型研究》专刊是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与《数据》杂志社合作推出的一本 季刊 ,本专刊旨在成为全国极具专业性和前瞻性的产业转型指导刊物,广泛探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理论与实践联动发展。本专刊由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黄奇帆担任专刊编委会主席,由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何建坤、白重恩、孔丹、傅成玉、樊代明、姚振华担任专刊编委会副主席,由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朱岩担任专刊编委会主任。
本公众号会对《产业转型研究》专刊中所收录文章进行持续报道,以下文章为兰雨晴教授发表于《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7 期。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立体推进

文/兰雨晴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


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更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一环,其根本动力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这一点来看,在可见的未来,产业数字化转型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应立体化推进,从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到上层应用布局同时进行。不仅如此,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破除思想禁锢,首先打破意识上“走老路”的传统思维,产业数字化转型才可能迎接新局面。



1 

粗放式的产业数字化转型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粗放式的初级阶段,产业数字化转型从提出时就有很多种概念和说法,但有一个特点是不变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满足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现阶段,我国已涌现出不少各式各样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或途径,包括数字孪生等。从表面看,以数字资产、应用系统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我国做得还不错,但这些只是工具层面,底层技术依赖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内涵式发展。

产业数字化转型一定是“ 立体” 推进的,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上层应用,以及产生的数据,是能够投射到物理层面的深度转型。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粗放式的初级阶段的另一具体表现是,目前我国数字资产的国家标准和应用,与 10 年前对比变化并不大。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上,底层基础系统是魂。操作系统是基础,我国自主操作系统的发展没跟上市场需求,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数字化进程发展缓慢。在这期间,很多需求方都出于价优质好的考量,优先选择了国外的操作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所有人才意识到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是一个跳不过去的环节。

发展自主操作系统,一定要有生态概念,无论是软件、硬件、产业还是人才培养层面,都需要同步立体推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我国数字产业发展需要各具体行业部门与研究机构同时发力。


2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主动破除“技术殖民”


“L 模型”是 IT 技术发展的生态体系模型,它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 IT 关键基础设施为底座,以人才和技术体制为支撑,在各行各业形成应用生态的发展体系。
过去的几十年,以微软 Windows 为代表的国外操作系统对中国形成了“技术殖民”,这种殖民方式影响深远,反殖民的代价无法估量。微软 Windows 操作系统柜通过人才和技术机制的建立, 在各行业内形成了以 Windows 为底座的“L 模型”生态体系。

2019 年12 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两家操作系统公司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和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合并成为麒麟软件有限公司。麒麟软件经过多年的国产操作系统深耕,不断精进,现在麒麟操作系统从自主化程度、性能、兼容性等多个维度都已经成熟,具备与国外操作系统正面PK 的实力。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麒麟操作系统作为中国自主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必须构建以麒麟操作系统为基础,融合各行业应用的“麒麟操作系统生态圈”,最终实现核心 IT 技术的“反殖民”。目前麒麟操作系统生态圈已积聚了一大批企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比如安全物联网领域的头部企业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根植于麒麟操作系统,提供具有本质安全特性的物联网大脑平台的软件企业。
麒麟操作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的操作系统,也是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基础设施。麒麟操作系统主要分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桌面操作系统。首先服务器操作系统层面,在支撑民航电子客票这样的交易系统方面,在技术层面已经完全做到了优于国外水平,经过生产环境的实践检验,可以说达到了好用水平。桌面操作系统目前可以说处于与国外桌面操作系统并跑的状态,桌面操作系统的特殊性在于需要支撑很多应用系统,围绕应用系统就会诞生相应的开发者、维护者和使用者,从而构建出一个生态环境。综合来说,从我们国家市场刚需的角度来看,桌面操作系统的发展值得期待。
3 

数字产业的发展要打持久战

重视人才培养


《国语· 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 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即所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要从根本上打破现阶段西方国家的“技术殖民”,仅从产品和技术层面简单对标替换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要从意识形态上全面解放思想,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全民族的自主思维和原创思维。
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的认识问题,需要所有人首先进行观念上的更新,就要持续抓好人才教育,在核心关键技术,特别是“卡脖子”技术研究层面,打破意识上存在的问题,形成常态化的自主思维和原创思维意识。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要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需要被提到一个足够重视的地位上。这些年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予以充分重视。以自主操作系统为例,在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后续会将其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同等重要。数字化不是附属品,对数字化的重视度要高于传统产业,但现阶段的重视度还不够。
数字产业的主语是产业,而不是数字。这与我们之前对 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认识不一样。数字产业不仅需要机械、电子等专业人才,同时可能也需要生物、集成电路等专业领域的人才,一定是一个融合、系统的概念。
综合来说,推动数字产业发展,首先要转变观念;其次要有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立体推进;第三要有打持久战的心态。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基础性学科布局不是简单的“板凳要坐十年冷”就能解决问题,而应建立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水浸雨润,久见其功”,相信未来,以国产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必将硕果累累。




各位读者如有购买《产业转型研究》专刊需要,可联系以下老师:

朱老师:

联系电话:136 1442 6692
邮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

段老师:

联系电话:177 6123 0717
邮箱地址:duanwx@sem.tsinghua.edu.cn




内容来源|《产业转型研究》专刊 2020 年第 7 期
编辑、图片|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