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岩教授:区块链热潮不是泡沫、而是转型升级的新阶段...

2019 年 10 月 24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总书记高瞻远瞩的阐述引发了全社会对区块链的高度关注,这一浪潮迅速延伸到资本市场,10 月 28 日股市凡是涉及区块链概念的公司都大涨,据统计有千余家上市公司都号称与区块链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种似是而非的区块链应用蜂拥而出,于是大家不免担心,这样的全民区块链,会不会像是当年的全民互联网一样,滋生出经济发展的泡沫?
为此,小编专访了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教授。
朱岩教授:确实,区块链最近72小时的全民狂热让大家不禁担心是不是会出现18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我觉得不会。
从比特币出现到现在已经十余年的时间,对区块链应用的推动最初是一群技术人员,而现在才开始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区块链发展初期,数字加密货币所引发的市场狂热,确实掀起了一轮全球虚拟货币的泡沫。ICO 在 2016、2017 年虽然狂热,但对实体经济没有多大的影响,国家也在 2017 年叫停了 ICO。也就是说,如果区块链仅仅是发展虚拟货币,因为脱离了实体经济,确实存在很高的风险。
但是,现在的区块链热潮,是要“……发挥区块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要推动 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部门监管难等问题。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提供动力,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各行业供需有效对接提供服务,为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要推动区块链底层技术服务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智慧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城市间在信息、资金、人才、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有序高效流动。……”
也就是说, 中国的区块链热潮,热在要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在一起,是要把区块链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 ,这完全不同于单一技术概念所引发的市场炒作。区块链想要真正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就必须走资产主体上链的路线,也就是在每一个产业中,其每一个原来的独立主体(政府、企业、个人)都要以区块链为基础形成一个新的可信生态,即使是资金上链(比如数字加密货币)也会通过影响资产主体来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区块链不像其它技术,单一企业采纳区块链并不能获取最大价值,其价值必须要从产业生态提升中大家公平地获取。也就是企业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区块链体系中获得持续性、更大的价值,就必须要服从为了构建可信的区块链体系而必须的奖惩机制等基本规则和共识机制,从而能够极大降低产业生态的运营成本、并创造产业运营的新模式、甚至于是全新的产业。这种基于系统最优、个体妥协的实现路径,避免了单一企业因为炒作概念存在快速套利空间而导致的泡沫泛滥。
在即将到来的区块链+产业变革中,在安全、可信、公平的区块链技术环境下,建立新规矩、并按规矩办事将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短时间的跟风、热炒并不会给单一企业带来直接的价值。国家这一次在区块链应用上的大手笔布局,会从资产、资金多个角度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好的环境,从而迎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