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孙卓夫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10 月 24 日下午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区块链技术对未来信息化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望推动人类从信息互联网时代步入价值互联网时代。将之作用于文创产业,区块链有望为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为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新的路径与空间。
区块链+版权。版权是区块链在文化创意产业较早开始尝试和落地的领域,目前已经吸引了大量企业布局,如新华网、腾讯、百度、京东和安妮股份等。区块链改变了版权的内容创作、收益分配和保护模式等基本产业规则。例如,社交媒体平台的 Steem 基于区块链建立了一种新的用户激励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发表有价值的文章、评论,以及点赞优质文章获取相应报酬,使用户变成了内容生产者,极大扩充了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再如,通过智能合约、数字签名和可信时间戳等技术,区块链可以为文创作品提供版权认证、保护和交易服务,完成从确权、用权到维权的版权流转过程。
区块链+权益保障。区块链技术可以保障数字文创领域内用户的合法权益。以游戏行业为例,在网络游戏行业中,游戏运营方以开发新服务器、新道具、角色装备升级等方式展开运营并从中获得收益,但也由此导致玩家在游戏中的虚拟资产逐步贬值,并且,一旦出现玩家离开游戏、运营方倒闭等情况,玩家的虚拟资产也会消失。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将玩家的虚拟商品所有权记录到区块链上,进而实现游戏虚拟资产永久且安全的存储,保障玩家在游戏中权益,同时提升了虚拟资产交易的安全性。
区块链+金融服务。基于区块链技术,在文化金融领域,可以提供数字资产交易和中小微文化企业信贷服务等功能。利用区块链对版权进行确权,使之成为数字资产,可以实现版权更加便捷和安全的交易。这样既发挥了区块链在效率、真实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又可以获得海量真实的数据库为其他投融资服务提供核心竞争力。同时,区块链也为中小微文化企业的信贷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中小微文化企业轻资产的特点,区块链在解决企业确权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了企业的资产、信用和行为记录问题,可以有效控制中小微文化企业轻资产的风险。
区块链技术虽然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应用范围还比较小,受到技术、制度等瓶颈的限制。
由于区块链底层系统技术开发难度和投入都比较大,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大企业具有开发底层系统的能力。这导致大多数区块链企业底层系统类似,而在文创产业的细分领域内,区块链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较低。同时,目前区块链企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使用的区块链系统各不相同,无法解决跨链问题,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流通。并且,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受制于能力限制,对于文创产业的很多痛点无法解决,例如对图片和视频的版权就难以有效保护。
对于传统的文创企业,区块链技术依然比较陌生;而对于区块链企业,也还并不明晰文创企业的核心需求。所以,尽管区块链已经在文创产业多个环节有所实践,但效果还不明显,距离大规模应用仍有距离。而且由于没有真正成功并有示范效应的案例出现,大多数传统文创企业对区块链技术还停留在观望阶段。文创企业与区块链企业之间交流不通畅,精通文创和区块链的复合型人才少,也使在文创产业内难以形成好的区块链应用环境。
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文创产业内的一些制度也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版权保护为例,传统文创企业需要为上下游企业合作单位提供国家版权证书,版权区块链企业仅能提供存证,说明著作人和作品的所有者关系,无法满足商业需求。而在版权公链没有获得大范围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司法认证的区块链数据仍需要与现有的系统兼容,使得区块链版权存证不仅需要上链,还要获得上下游企业的认可和司法的认可,给中小版权区块链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文创企业也因此对区块链版权保护持保留态度。
虽然目前区块链在文创产业的应用还不成熟,但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信任等优点,仍将使之在文创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更关键的是,通过区块链与文创产业的深度融合,转化版权、IP等文创产业核心资产成为数字资产;并打通和协调社会各领域间的信息共享,形成更全面、更准确的社会信用体系,从而建立信任、透明的文创企业信用体系。可以解决作为文创产业发展主体的中小微文化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同时,区块链与数字政务结合将打通政务体系中的数字孤岛,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办理,优化文创产业的营商环境。区块链技术也将改造升级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生产领域,提升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域多要素协同,培育文创产业新的、高效的生产关系。
这些举措将从根本上为文创产业的发展痛点提供解决思路,为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使大众享受更优质的文化成果和更便捷的文化服务,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