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明:
清华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强化高水平有组织科研,完善大学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从0到1”原创导向,加强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瞻部署,为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提供源头支撑。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建立基础研究多元化持续投入与支持机制,深入实施“笃实”计划,长期稳定支持基础学科青年教师。健全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牵头培育“碳中和与能源智联”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高科技跨国企业和顶尖科研机构的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水平。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空间网络通信、重大疾病防治等重要领域,完善重大项目管理机制,增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打造形成一批服务国家的高水平创新成果,牵头研发的全球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全球首颗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成功研制,牵头研制的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开通。把全国重点实验室改革作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最主要抓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构建使命驱动、任务导向、优势互补的有组织科研力量。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校企协同研发攻关机制,构建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与科技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深入企业生产与科研一线识别并提炼关键技术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校地合作水平,推动地方院派出院转型升级发展,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进一步提升服务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建设世界顶尖人才聚集高地。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人才的向往之地、心安之处。建立青年教师发展顾问组制度,促进青年教师全方位成长。实施“水木学者”“未来教师”专项,加快高水平博士后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树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导向,涵养良好学术生态,引导教师做“大先生”,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