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2021 年 2 月,受安徽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承担了《界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提出界首市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定位等,重点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板块,制定界首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框架、产业布局、重点任务等,并提出贯彻落实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相关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等。
6 月 16 日上午,应界首市人民政府邀请,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带队赴界首市参加界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课题启动会。界首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曹伟主持会议,参会人员还包括界首市高新区、各科技园、双创园负责人、高新区经贸发展局、融城集团、担保公司负责人、市发改委、经信局、科技局、统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粮食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文化旅游体育局、行政审批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教育局、卫健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和市人民医院院长梁成名等。
曹伟首先介绍了界首市高新区的“159”发展格局,即 1 个科创城、5 个科技园和 9 个双创园的建设情况:
目前科创城正在建设中,地处界首高铁站旁,未来规划成为总部经济集聚基地、科技研发服务平台、高新发展动力城;
5 个科技园分别为田营科技园、光武科技园、东城科技园、西城科技园和北城科技园,主导产业鲜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
9 个双创园以专业园区为方向,为科技园提供产业配套。
随后,朱岩围绕界首市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第一,发展数字经济要明确两个概念的差别:一个是区别数字化与信息化的不同。信息化是向内的降本增效,而数字化是向产业生态发力的模式,需要协同工作,跨部门形成系统合力,信息化是局部的突破,数字化是整体的提升;另一个是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区别,消费互联网形成局部垄断,以流量为核心,但造成了诚信体系的缺失,产业互联网是以信用为核心建立新的产业体系,无论是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健康经济等,都需要发展为产业互联网,真正找到界首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机遇,找到每个部门走向数字化的真正途径。
第二,本次数字经济规划要遵从国家、省、市现有的十四五规划政策方向,来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不仅局限于通信等行业的规划,而是需要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里面的“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一章中,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这三节的内容来思考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
第三,规划必须要考量的三件事:第一件是碳达峰碳中和,界首实现碳中和是硬性约束条件,本次规划必须聚焦低碳;第二件是数据要素化,界首目前拥有的数据要素和国家数据要素如何融合,数据要素如何成为十四五期间界首新的财政源泉,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在做行业规划和园区目标设定的时候,这些问题都要重点思考;第三件是信用社会的全面推开,可信社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除了城市,要考量广大的农村人口信用体系的建立,从而服务于乡村振兴,以“城乡一体化”的数字信用体系作为底座。这三件事总体提炼为“碳”、“数”、“信”三个硬约束。
在后面的交流环节中,朱岩还就界首市如何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多条更加有针对性的重要建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灵、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主管李红娟等相继针对界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曹伟对朱岩的建议表示认可,同时转达了市委领导对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编制的各项要求,并安排各部门做好承接,积极配合调研。
会议最后,曹伟宣布《界首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