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产业数字金融视角下转型金融支持煤电行业

2023-01-11


产业数字金融视角下转型金融支持煤电行业

文/王耀羚  李成一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前 言

产业数字金融是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与聚均科技共同提出的金融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它既是我国产业金融领域理论创新的代表,也是我国实现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工具。煤电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主力,近年来,煤电行业在“双碳”号召下正通过转型金融工具支持积极寻求转型。通过引入产业数字金融概念的辅助,转型金融能更有效地支持煤电行业。



   

01


   

产业数字金融下转型金融支持煤电行业的价值


产业数字金融是产业互联网时代金融服务的创新理念,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对煤电行业有两方面的主要价值。

1、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有利于煤电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第一,产业数字金融能系统性地解决煤电产业链上从原煤及其采掘到末煤、块煤、精煤、泥煤等原煤加工到煤电到并网等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数字技术赋能下的产业数字金融,将煤电产业链上各企业主体经营情况全数字化、透明化,并通过保障全经营过程的可信性,让煤电产业链上各类企业都能获得平等的金融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管道疏通”工程,将成为提振煤电产业链上民营中小微企业经营活力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手段[1]

第二,产业数字金融能助力并加速转型金融下的煤电行业等实体产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煤电企业转型的积极性。煤电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软硬件上都可能有巨大的成本投入,这对本已处在较大经营压力下的民营煤电中小微企业而言往往是难以承受的。通过构建煤电产业数字金融体系,煤电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不仅给企业带来业务上的转型升级,还可以通过提供可信数据,让煤电企业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数字金融服务带来降本增效,从而减轻煤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压力。

2、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有利于煤电行业转型金融稳定和发展

有效的转型金融措施,有助于帮助高碳企业提前退出高碳运行,加速煤电行业的低碳转型,减少由此带来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2]。煤电行业要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转型资金无疑是企业本身难以承受的,而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将通过动员私人资金的形式予以满足,既包括用现有绿色金融工具支持符合现有绿色和零碳标准的项目,也需要考虑构建新的融资渠道,通过高服务水平的转型金融支持现有高碳企业和高碳资产向低碳、零碳的转型需求。对煤电行业来说,产业数字金融赋能下将会大大提升我国煤电行业的转型金融服务水平。产业数字金融充分利用了数字时代以可信计算为代表的技术体系,保证煤电行业的产业链上数据客观、公允、难篡改等特点,建立全新的智能化煤电转型金融服务模式,并以此赋能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产业数字金融还能够引导我国的转型金融服务从过去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只看重企业主体信用向关注企业交易信用转变,有助于创新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政策工具,健全融资增信支持体系,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从而彻底解决现有煤电行业在转型金融体系下中小微企业主体信用评级不高、无法放贷的难题,激发中小煤电企业市场主体活力。

对金融机构来说,能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表现和市场竞争力。产业数字金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煤电产业链金融服务区位错配,金融服务不均衡、不充分的痛点,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全煤电产业链服务能力;产业数字金融全程数字化的闭环管理,符合监管机构监管要求,从而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合规能力;产业数字金融通过打造煤电产业金融服务真正的“数字化”商业模式,从而提升金融机构整体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对政府和监管机构来说,为数字监管、科技监管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监管机构亦可使用数字技术,实时监控各金融机构开展产业数字金融的服务过程,并可以通过基于实时数据的预警模型提前揭示潜在风险,这将显著提升我国转型金融下的煤电行业监管科技能力。



   

02


   
产业数字金融赋能转型金融支持煤电行业的路径创新    


1、发展产业数字金融增强煤电行业的转型金融服务可定制性

煤电行业在经济转型时要贯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在新资源型城市建设中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城市建设会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金融机构的转型金融资金能逐步集中注入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全面改造产权体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使煤炭产业逐步从单一化到多元化[3]。但是,传统产业金融对煤电行业等实体产业链的支持过度依赖产业链上核心企业的主体信用,过度看重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确权、增信,因而只对与核心企业有供需关系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对产业链企业服务的门槛高、范围窄、深度浅。与之相比,产业数字金融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解决了上述痛点。具体来说,产业数字金融根据煤电行业的转型金融业务流程特点、风险特点,一行一策地定制数据采集与算法模型。

2、产业数字金融创新综合风控体系,强化煤电产业链金融效率

产业数字金融通过物联网布点、煤电企业系统无缝直连、第三方煤电交易平台数据自动采集等多维手段,以及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点,一是将每一笔资产背后煤电交易情况全数字化、透明化、可视化,对交易标的进行实时的、可信的全方位监控;二是借由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数据交叉验证,完成资产穿透、交易背景验真、风险揭示,实现煤电交易信用对金融机构传统的主体信用风控体系提供有益补充,提升风控模型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方法,产业数字金融理念创新了“主体信用+交易信用”的数字风控体系,创新了确权逻辑,摆脱了传统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确权的过度依赖,实现了对底层资产和贸易背景的认定。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金融机构对转型金融下的煤电行业等实体煤电产业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看不穿、看不透、不信任的问题,为系统性解决中小煤电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在产业数字金融模式下,煤电产业链上中下游所有企业,不论大小,不论是否与核心企业建立了直接的供应关系,无论是否获得了核心企业的确权、增信与担保,均可平等地获得金融服务;煤电产业链上的金融血脉得以疏通,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得以提升。



   

03


   

产业数字金融下转型金融支持煤电行业建议

1、煤电产业链数字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煤电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相对薄弱,煤电企业离产业数字金融要求的数字化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不少煤电企业在生产层面、财务层面、供销层面上的信息化、数字化都还没有完成。产业链与企业的数字化是推进产业数字金融的基础,如果布局上有所欠缺,产业数字金融在实际推进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基础不足、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短期内或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对于确实在自身数字化方面有所投人的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的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提升企业夯实数字化基础的积极性。

2、对煤电行业应针对性开展具体产业数字金融的试点工作

煤电行业要做好转型工作,应利用转型金融项目有针对性地逐步实施多元化经营,制定好对应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对煤电行业来说应逐渐减低煤炭能源发电占比。要以转型金融资金为依托扩大煤电产业范围,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协调推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形成多能互补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建设综合能源基地。在转型金融支持下的煤电企业多元化经营必将带来新的营利增长点,使煤电企业兼顾“双碳”目标路线与可持续经营能力。对如同煤电行业一样有独特转型需求和特色的重点实体产业应尽快开展产业数字金融的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总结理论,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政策,确定“产业数字金融示范区”,加快这一全新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工作。

产业数字金融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因此,在煤电产业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中,产业数字金融对于助力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助力煤电行业等实体产业,利用转型金融做好完善的功能补充,对数字化转型、产业链现代化及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奇帆,朱岩,邵平.数字经济:内涵与路径[M].中信出版集团,2022(08):235-246.
[2] 马骏,程琳.转型金融如何支持碳中和[J].中国银行业,2021(09):36-39.
[3] 刘近.“双碳”背景下金融支持煤炭能源转型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05):23-25.DOI:10.13487/j.cnki.imce.021851.

编辑|段文秀

审核、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