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的强劲推动下,数据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资产之一,其重要性堪比工业时代的石油。作为数据流通利用的核心枢纽,可信数据空间肩负着构建安全、高效、可信的数据共享生态的重要使命,其核心目标在于打破数据流通的重重壁垒,全面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实现数据要素价值,进而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筑牢根基。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共创范式已发生深刻变革。数据要素广泛渗透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并与之深度融合,持续重塑着各领域的经济活动与价值共创模式,促使传统边界不断拓展与重构。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如何从技术创新、多元主体协同机制优化以及开放创新生态培育等多维度发力,强化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共创能力,使其成为推动数字经济稳健前行的重要课题。本文紧密围绕这一核心议题,结合国内外可信数据空间实践案例剖析,旨在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提供具有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策略指引,以提升价值共创能力,充分释放数据价值,赋能经济社会创新变革。
数据要素无疑是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引擎,其可信流通在促进数据共享、提升数据价值以及推动数字经济迈向新高度的进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而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则为数据要素的安全、高效流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
2020 年 2 月,欧盟发布了《欧洲数据战略》,提出了数据空间的愿景:“欧洲共同数据空间是真正的数据统一市场,其中有安全的个人、非个人数据和敏感的商业数据,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从市场中访问高质量的工业数据,以促进企业发展和为企业创造价值。”[1]欧洲共同数据空间致力于推动欧盟内部构建统一的数据市场,并且在国际舞台上提升欧盟的“数字主权”,为欧盟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提供战略支撑。
国内学者总结了欧洲共同数据空间的“三横两纵一应用”的建设架构[2],如图 1 所示。

△ 图1:“三横两纵一应用”的欧洲共同数据空间建设架构
2024 年 11 月,国家数据局重磅发布《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可信数据空间的战略定位,它既是数据流通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重要应用生态,更是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核心载体。《行动计划》同时提出了到 2028 年建成 100 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的目标,基本构建起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促使更多数据资源自由流动,进一步激发数据流通需求,充分释放数据价值。《行动计划》还着重提出了实施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项能力建设行动,为可信数据空间的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和方向
[3]
,如图 2 所示。

△ 图2:可信数据空间能力视图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深刻重塑了价值共创范式。
随着大量数据的流通与“数据要素 x”创新场景的应用,传统经济模式下个体、组织、产业、城市和国家间的固有边界被不断打破,进而催生出全新的合作关系与价值创造路径。数据要素已经在各个领域的价值共创过程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例如,互联网电商巨头凭借海量用户数据,精准分析消费者偏好与购买行为,实现个性化商品推荐与精准营销,极大地拓展了市场份额与客户群体。再如,制造业企业利用生产过程中的设备运行数据、产品质量数据等,开展智能化生产与质量管控,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诸如此类种种,数据要素如同润滑剂,使得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顺畅,成为价值共创的核心引擎,驱动着经济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与此同时,Web 3.0 时代的创作者经济更是为价值共创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机遇。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创作与消费模式,而是构建起了深度互动、互利共赢的合作网络。创作者依托去中心化的平台,能够更加自由地创作与发布内容,并借助智能合约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自身作品的精准确权与高效收益分配。以数字艺术品为例,艺术家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作品上链,每一次作品的交易与流转都被清晰记录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上,确保了创作者能够获得应有的版税收益,极大地激发了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与创新活力。同时,用户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打赏、参与创作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到内容创作之中,为创作者提供宝贵的反馈与创意灵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作品内容。这种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紧密互动、协同创新的模式,充分释放了个体的创造力与创新潜能,极大地拓展了价值共创的边界与深度,推动了数字内容产业的繁荣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价值共创进入了群体智能的新阶段。借助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深度挖掘与整合分析海量的用户数据与丰富的行业知识,从而实现了群体智能的汇聚与升华。在智能交通领域,通过对海量交通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算法,提升智能决策能力,能够实现交通流量的精准预测与智能调度,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在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助力医学影像诊断、疾病预测与精准医疗方案制定,整合全球医疗专家的经验与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群体智能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智慧与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推动价值共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解决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方法。
由此可见,在新一代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广泛应用的推动下,价值共创已经迎来新的发展范式。
虽然价值共创迎来了新机遇,但是也面临技术瓶颈、信任规则差异等诸多挑战。
一是数字技术方面。
当前,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且类型日益繁杂多样,传统技术架构在应对这一数据洪流时显得力不从心。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视频等)的海量涌现,对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例如在医疗数据共享这一关键领域,隐私计算平台技术的兼容性问题成为阻碍数据流通与协同分析的重要障碍,由于不同医疗机构所采用的隐私计算平台在加密算法、数据格式、接口规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病历数据等在跨机构共享与协同分析时困难重重,严重制约了医疗科研的深入推进与创新发展。许多潜在的医学研究成果因数据无法有效整合而难以实现,延缓了医学进步的步伐。
二是信任规则方面。
在价值共创的进程中,多元主体协作面临着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比例等关键问题上的分歧。这往往是由于信任规则和分配制度不健全而造成的。在当前的数字经济环境下,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各自为政,纷纷采用不同的信任评价指标与方法体系,导致在数据交易与合作过程中信任的建立变得异常艰难。在数据跨境流动这一复杂的国际合作场景中,各国各地区之间信任标准的巨大差异更是成为了数据流通的巨大障碍。
面对以上诸多挑战,价值共创亟需可信、开放、安全的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作为底座支撑。可信数据空间能够有效解决数据权属管理和数据安全共享问题,使得多元主体均能够以可信和低成本的方式交换数据,从而建立起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
价值共创是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能力之一,对于打造良好数据应用生态至关重要。欧盟的健康数据空间做了非常多的探索,我国很多城市和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可信数据空间的系统和生态建设,如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广东)等。
2022 年 5 月,欧盟提出了建设“欧洲健康数据空间”(European Health Data Space,EHDS)的构想,希望在 EHDS 中推进标准化的医疗健康数据流通,在数据规则、通用标准和实践、基础设施和治理框架等支撑下,形成一个健康数据的生态系统,依靠欧盟层面和成员国的整体行动,以及公共和私人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合作与努力,实现医疗健康数据在可互操作的系统间自由流动。[4]
EHDS 的主要目标是赋予个人掌控自己健康数据的权力,确保他们能够访问并管理自己的健康信息。患者将能够从任何欧盟成员国实时、跨界访问、控制和分发自己的健康数据。例如法国的医生能够在电脑上看到西班牙病人的法文病历,从而开出必要的药方,避免病人使用让自己过敏的药品等。
同时,为了促进欧盟内部医疗保健数据交换(数据的主要用途),EHDS 建立了强制性的跨境基础设施,使电子健康数据能够在欧盟范围内用于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为研究、创新、政策制定和监管活动(数据的次要用途)提供一致、可靠和高效的健康数据再利用系统。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EHDS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建立数据共享框架,制定明确的规则,以便更好地提供医疗服务、开展研究、进行创新和制定政策。新规则充分利用安全可靠的健康数据交换、使用和再利用所带来的潜力,同时确保完全符合欧盟的高数据保护标准。
2.推出 myHealth@EU 倡议,在成员国之间提供电子处方和电子配药等基本的电子跨境医疗服务,提高便利性和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3.建立 healthdata@eu 试点项目,构建欧洲健康数据空间基础设施的试点版本,展示集成健康数据空间的可行性和益处,为未来发展和扩展提供指导。该项目已与多个健康数据访问机构、共享基础设施和欧盟机构等合作伙伴联合启动。
此外,EHDS 不断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治理规则建设。在技术层面,通过约定对接协议与交互模式,兼容支持多项协议以满足多类应用场景的数据传输与业务协同等,解决数据的互操作性问题。在治理层面,建立清晰实用的数据访问和使用机制,包括数据持有者、数据中介和数据使用者等角色的定义和职责划分,同时设立健康数据访问机构,负责处理数据访问申请等事务。
总之,EHDS 为欧盟成员国跨境访问和共享健康数据提供了更便捷、更安全的规则、结构和流程,有望在医疗健康领域带来诸多益处,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成员国之间缺乏数字协调,数字化水平不均衡;医疗数据处理的安全性问题等。
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广东)繁荣能源数据产业生态
2024 年 12 月,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广东)启航暨数据要素生态大会在广州召开。该大会以“开放共享·加‘数’前行”为主题,旨在凝聚数据产业生态合作伙伴,探讨共建共享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繁荣以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为目标的能源数据产业链生态体系。[5]
在会上,广东省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发言指出,“数据和能源两者的结合,就是重要的新质生产力。”他表示,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广东)的启航,更将进一步促进数据资源的高效对接、跨域共享、价值共创,提高产业生态整体竞争能力,为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了丰富能源行业数据服务生态,创新能源数据服务场景,广州市海珠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琶洲算法大赛·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生态战略合作,利用琶洲算法大赛构建产业创新合作生态,推动行业各企业数据跨域融合与场景创新,促进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强化可信数据空间价值共创能力。面向共性应用场景,支持可信数据空间运营者部署应用开发环境,为参与各方开发数据产品和服务创造有利条件。指导可信数据空间运营者建立共建共治、责权清晰、公平透明的运营规则,积极探索构建动态数据价值评估模型,严格按照市场评价贡献、贡献决定报酬的原则分配收益。支持可信数据空间运营者与数据开发、数据经纪、数据托管、审计清算、合规审查等数据服务方开展价值协同和业务合作,全力打造可信数据空间发展的良好生态。
价值共创能力作为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能力之一,支持多元主体在可信数据空间规则的约束下共同参与数据开发利用,有力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产品或服务转化,并切实保障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提升这项能力需从“技术—机制—生态”的维度着手。
从技术层面来看,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整合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数据脱敏、语义发现等技术,实现了数据流通全链路的管理能力。
“数据二十条”明确提出数据使用范围可界定、流通过程可追溯的要求。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账本等特性,为构建可追溯的数据流通信任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在知识产权领域,通过哈希算法与时间戳为数字作品生成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清晰明确数据权属,有效解决数据所有权争议问题。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功能在跨境贸易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依据预设条件自动触发货物交付、资金结算与清关流程,大幅减少了人为干预与欺诈风险,显著提高交易效率与透明度。众多企业在溯源防伪、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起可信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价值生态系统。
隐私计算(Privacy-Preserving Computation)让多个数据控制者在不提供原始数据给其他参与方的前提下, 实现数据的共享、互通、计算和建模。隐私计算通过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手段保证了主体身份可信、流通环境可信和数据内容可信。例如,在医疗领域,联邦学习技术使医疗机构能够在严格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协同训练疾病诊断模型。在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医院无需上传原始数据,仅上传加密后的模型参数,即可实现协同训练,有效提升诊断准确性,有力推动医疗科研进步。
人工智能在数据标识、语义发现和元数据智能识别等资源交互技术的集成应用,为可信数据空间的数据服务提供了数据互通与流通的高效机制。在数据服务中,数据连接器(Data Connector)是一项核心组件,其对接各类数据服务和运营主体,联通对端数据链接器,实现点对点磋商交易合约,传输数据资源,如图 3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术语词汇表对于数据连接器的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例如,在工业互联网中,不同主体在对 BOM 和产品信息描述时,需要引用术语词汇表内的数据模型,以便对接方能够理解数据本身的准确含义,从而保障数据在不同主体之间流通利用的互操作水平。例如,术语在线平台通过 AI 技术对术语名词的词法、句法、语义和情感的分析,形成了以术语资产为核心的高质量中文语料库,同时对出版、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数据要素可信交易做了很多探索工作,这为可信数据空间的数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6]
。

可信数据空间的首要任务是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当前,数据来源广泛且复杂,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多元主体,若数据存在虚假、篡改或泄露等问题,将严重破坏数字信任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信任是由多元主体彼此交互形成的相互关系,并在一个长期交往且持续正向反馈的动态过程中建立起来。因此,信任作为一个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政府必须要持续投入形成正向的制度和规则对其进行治理。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信任经历了农业社会的人际信任、工业社会的制度信任等阶段,进入数字社会,网络的虚拟性冲击了传统社会中的人际信任关系,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也使得基于法律制度的信任关系变得更加薄弱。这两种信任关系的失灵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驱动着以数字信任为核心的新信任关系逐步形成。本质上,数字信任是数字技术驱动下的基于人们对数字技术(如算法、系统等)的信任而形成的一种信任关系。可信数据空间也正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为数据要素在多元主体有效流通而建立的一种新型数字信任体系。
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数字信用制度是数字社会形态下信任关系的制度化、社会化表现,是信用制度发展到数字社会高级阶段的新形态、新升级。数字信用体系是数字生产关系的核心。构建可信数据空间,须以数字信用体系为基石,形成一套新的信用承诺、评价、核查和监管机制,促进数据流通,实现数据价值。例如,在潮州市茶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构建农民农户合作社三级数字信用体系,创立可信的数据管理机制,推动了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也为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可信数据流通探索了创新发展道路[7] 。
《行动计划》突出强化可信数据空间价值共创能力。建立开放创新体系将从产业、科研、人才、国际合作等多方面赋能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共创能力。
开放创新生态是一种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重主体参与,创新要素之间高度协同和互补而形成的共享与合作创新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以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方式加强跨产业、跨组织、跨学科的知识流通和技术转移,推动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以实现持续创新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首先,价值共创需要建立多方共赢规则,创造数据价值。开放创新生态致力于建立起多元化利益相关方的数字化协作共创体系,这不仅强调知识的开放和共享,还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协作和相互依赖。应积极推动建立多维度开放创新体系(如企业、产业、城市,乃至国家维度),打造蓬勃发展的创新生态,鼓励各利益相关方在创新过程中共同协作,共享资源和共担风险,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并在可信数据空间实现数据价值的交换和转化。
其次,价值共创要求不断推动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在企业维度,开放创新能够构建起基于开放合作、分享资源的商业模式,通过知识有目的地流入和流出,激活各种创新要素,为企业拓宽外部市场,创造更大价值。在城市维度,开放创新生态则推动城市的创新主体、服务机构与创新环境(包括体制、政策、法制、市场和文化等)之间以及创新主体内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在城市和区域范畴形成一个开放共享、动态循环的创新有机体,来提高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和产业聚集力。打造开放创新生态,构建城市价值共创能力,不仅有助于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更将显著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最后,开放创新生态为创新者提供更多机遇和资源,打造学科无边界、行业无边界和地域无边界的创新环境,不断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实现强劲的协同创新效应,为创新要素流通和价值创造提供了可信的支撑环境。
在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和运营中,需要建立以数据体系、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支撑的机制,让创新要素(人才、创新活动、资金、设备等)有效流动,支持多维度的开放创新平台。这些开放创新平台可以是以企业、产业、城市或国家维度为主体,利用可信数据空间的系统支撑,共同打造价值共创能力,实现多元主体共享共创的生态。

△ 图4:价值共创的开放创新生态
因此,开放创新生态打造是可信数据空间强化价值共创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开放创新生态打造上,许多城市走在了前列。例如,2024 年 11 月,商务部印发《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不仅提升了苏州市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也将为苏州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各地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如火如荼,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本文通过“核心技术—信任机制—开放创新生态”的多维角度进行探索,秉持共建共创共享理念,以凝聚多元主体力量与智慧,以期为可信数据空间的价值共创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建议,助力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迈向成熟。
[1]European Commission.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Data[EB/OL]. (2020-02-19)[2024-01-16].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uri=CELEX%3A52020DC0066&qid=1705631669752.
[2]王轶,王宏伟.借鉴欧盟部署共同数据空间经验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3,(07):52-55.DOI:10.19609/j.cnki.cn10-1299/f.2023.07.002.
[3] 中国政府网.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通知.[EB/OL].[2024-11-2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1/content_6996363.htm.
[4]洪延青,陶然.欧洲健康数据空间建设历程分析与启示[J].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2024,3(04):100-109.DOI:10.20186/j.cnki.hustitama2022.2024.04.09.
[5]中国发展网.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广东)启航 广东数据要素市场改革迈出新进程. [EB/OL]. [2024-12-17].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news/cj/2024/12/1925486.shtml
[6]中国日报. 术语在线2.0版上线:更强大的术语检索解释. [EB/OL]. [2023-10-16].https://ex.chinadaily.com.cn/exchange/partners/82/rss/channel/cn/columns/j3u3t6/stories/WS652cd543a310d5acd876a16e.html.
[7]黄铮,徐鹏,于晓燕.构建数字信用体系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J].农业展望,2024,20(09):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