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剖析“专”“精”“特”“新”标准,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2025-01-16



剖析“专”“精”“特”“新”标准,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文/ 王兰仪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01|前 言

2024 年 12 月 1 日,2024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我国专精特新企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万万千千、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支持着各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强调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提出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密切协作,坚持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在财税、融资、创新、数字化转型、营商环境、服务支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部门、各地方积极响应,全面共同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认定方法,剖析认定得分标准,助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02|专精特新是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方向和目标

我国中小企业数以万计,但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能在稳链固链补链强链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唯具备“专”“精”“特”“新”特征的中小企业,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路线的中小企业,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企业能力,增强产业和经济韧性。

关于专精特新的重要论述见下表:

▽ 表:关于专精特新的重要论述

62872

专精特新发展是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凭借专注精神铸就专业特长,依靠配套能力强化产业整体,借助创新举措赢得市场份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提升专业程度达成补链目的,依靠精细化发展来增强集成能力,从而实现固链效果,借助主动创新与前瞻配套能力,达成强链目标。有学者在对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发展影响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效果与机制展开研究时明确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在专业化程度、精细化程度、特色化程度以及新颖化程度上的逐步提升,会极为显著地增强其所在产业链的韧性。并且,随着专精特新企业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资源禀赋不断增强以及价格加权水平不断降低,“专”“精”“特”“新” 的特性对于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将进一步放大。


03|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及专精特新评选认定

5821F

△ 图 1: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图片来源:作者绘制)

我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如图 1 所示。创新型中小企业按企业属地,自愿提出申请,并由属地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体认定条件见图 2)。根据认定条件,企业需同时满足从事时间、研发费用、营业收入或新增股权、评价得分或特定条件四个方面的特定要求,其中评价得分由专业化指标、精细化指标、特色化指标、创新能力指标四项指标构成,得分分别占比为 25%、25%、15% 和 35%,创新能力得分占比最高,企业总评价得分需达到 60 分以上,具体请参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1E4DD


△ 图 2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条件

(图片来源:《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2024 年 12 月,2024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标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专精特新发展实际状况,构建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以及成长性五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同时,针对各地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程中的服务成效差异,设立了培育质量、培育基础、培育工作等三个一级区域评价指标,指导地方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中,实现数量扩充与质量进阶的双目标平衡。该指标体系还通过开展常态化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动态监测机制,精准引领中小企业朝更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注入强劲动力与清晰导向。


04|中小企业如何走向“专”“精”“特”“新”

“专”——专业化,中小企业需深耕主业

“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根据《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专业化指标分别从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年限以及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情况进行评分。专业化指标得到满分 25 分需达到: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 80%,近 2 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 10% 以上,从事特定细分市场年限 10 年以上,主导产品所属领域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专业化要求中小企业高度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分析企业自身发展优势,对自身所处的市场展开深入透彻的剖析与研究,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并持续深耕。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深耕特定细分市场超 16 年。中小企业应通过在特定细分领域持之以恒的精耕细作,持续加大在产品质量提升与服务水平优化方面的投入力度,在产业链的特定环节中逐步构筑起显著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强有力的行业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为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精”——精细化,中小企业需精益求精

“精”指精细化,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的精细化指标分别从数字化水平、质量管理水平、上年度净利润率、上年度资产负债率四个方面进行衡量。精细化指标得到满分 25 分需达到:数字化水平三级以上,满足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奖荣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获得 ISO9001 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拥有自主品牌、参与制修订标准四项中的其中两项,上年度净利润率超过 10%,上年度资产负债率 50% 以下。

精细化着重于强调企业的经营效能、管理效能及质量监管水平,要求企业构建一套精细且高效的制度架构、运作流程及管理体系,优化内部资源分配,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效能,从而增进企业的净利润率。中小企业需聚焦企业内部净利润率的提高路径,最大化降本增效。同时,中小企业需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体系,全面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风险。在生产工艺层面,企业需坚持不懈地推进精细化进程,确保最终产出的产品和服务均能满足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特”——特色化,中小企业需独辟蹊径

“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特色化指标为地方特色化指标,由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地产业状况和中小企业发展实际自主设定 1-3 个指标进行评价。

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特色化侧重于对企业的市场优势、数字转型进程、绿色化实践以及国际拓展成果等多方面进行评断。中小企业特色化要求企业需深入探寻自身独有的优势特质,于细分领域中构筑起较高的竞争壁垒。同时,需精准对接市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拓展客户资源,吸引更多潜在客户,逐步提升企业在主导产品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并在此过程中积累起一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彰显企业的卓越成效与独特价值。另外,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路径,中小企业需积极探索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转型升级,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创新能力,中小企业需创新锻长

“新”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与模式创新。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中,创新能力指标占总分数占比最高,包括有效知识产权数量、研发费用投入、研发人员占比、建立研发机构级别四个方面。创新能力指标获得满分 35 分需达到:I 类高价值知识产权 1 项以上,研发费用总额 500 万元以上或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在 10% 以上,上年度研发人员占比 20% 以上,建立国家级研发机构。2022 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 5.3%,比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出两倍。

“新”要求中小企业应坚定不移地踏上自主创新之路。创新是发展的根本,中小企业需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着力提升创新产出效能,构建完善的创新组织架构,以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为引擎,驱动质量优化、效益增长与发展模式转型,完成新技术的攻克、新产品的推广、新工艺的改良以及新模式的创设,从而助推企业核心产品向高端化进阶,契合所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中小企业对增强产业链韧性的积极作用,进而达成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自身地位,实现跨越式成长。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全面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佼佼者,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增强经济韧性、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坚定走向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韩晶,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论坛网,

http://www.rmlt.com.cn/2022/0419/645024.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PDF】"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12/17/5661655/files/b3a2c31e3ed44c7f8a120d1e9a8d4d53.pdf
[3].赵晶,孙泽君,程栖云等.中小企业如何依托“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基于数码大方的纵向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3(7):180-200.
[4].过文俊,程远飞.“专精特新”企业群体发展对增强我国关键产业链韧性的效应[J].河南社会科学,2024,32(08):80-92.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PDF】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6/02/5693548/files/b688da806d224e828076e99a2cbb9151.pdf


编辑|朱栩葶
审核、责编|朱栩葶、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