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产业数字金融发展的调研分析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佛山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土壤。近年来佛山制造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一直大于 50%,预计到 2025 年,佛山 80% 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将开展数字化改造。基于佛山制造业的稳定发展,佛山对于产业数字金融的需求将稳步提升,佛山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
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产业数字金融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价值的、安全可信的数据,合理地应用数据能够为产业带来新的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佛山的金融机构对于公共数据的开发利用有着较强烈的需求,希望政府部门在合规范围内加大各机构数据对金融系统全面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相关数据作为企业营业情况、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提示信息,简化企业贷款的贷前调查数据核验、贷后管理资料收集等流程,相关数据与金融业务的充分结合也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人力成本和贷款成本,继而让利到客户个体,降低客户融资成本,增强金融普惠性,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金融机构希望通过高质量数据治理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服务能力。金融机构对数据要素的安全性、准确性、可控性、适用性等均有不同的需求和规定,希望通过数据要素融合的普及和应用,夯实数据治理基础,筛选可信数据源开展融合应用创新,为创新科技金融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商业银行在获取数据时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与单个政府部门合作时,数据获取维度不够,要补齐数据维度需逐一合作,导致数据获取的效率较低;与平台企业合作时,数据获取存在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所以需要多方融合的数据联通。佛山金融机构希望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来支撑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够对接产业互联网,更准确地判断企业经营情况,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前景。金融机构通过对接产业互联网,链接实物资产、税费缴纳、基础信息、金融资产、交易信息等相关数据,通过与第三方合法合规开展合作等方式获得其他可反映经营状况及还款能力的信息。
产业数字金融能够与产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产生多维度的相互作用。通过产业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更加精准地获取企业的生产制造、贸易流通、运营服务等生产经营数据,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精准评估评价。同时,金融服务机构利用金融科技进一步结合产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和政府公共数据,及时将数据与银行、保险公司和租赁机构进行互联互通,结合信用评级、在线审批和贷后监控等金融科技服务,将企业需求与金融服务最及时、最契合地匹配起来,实现企业和金融服务的充分打通。通过产业互联网,金融科技服务的对象将拓展至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多方企业,有助于产业协同、企业经营、银行服务立体化协同。
以金融科技作为支撑,构建基于产业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征信服务,有助于推进多元化产业金融服务与中小企业的更高效对接。反过来,数字化征信能力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的高质量提升,基于大数据和金融科技的金融服务也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快捷地帮助政府精准施策,将更多优质的公共金融服务快速输送给中小企业。
2. 工业互联网+租赁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据+租赁”模式是重要的产业数字金融服务模式。徐工、三一等国内领先的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连接的海量工业设备,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创新经营租赁模式,对设备租赁和开工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管理,及时对接企业的生产经营数据,为企业提供线上租赁回款管理等金融服务,让接入平台的各类企业获取更丰富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推广机会。
3. 融合多要素的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互联网平台可为接入平台的企业提供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技术、设备、物流、科技服务等环节的线上供需对接服务,提高交易效率,增加交易透明度,缩短客户间交易链条,降低行业整体运营成本。产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整合银行、证券、债券、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依托平台的信息服务,有效盘活资金,改善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减少业务风险。
佛山产业数字金融已经覆盖制造业、物流商贸、批发零售、租赁、交通、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是佛山金融科技的主要服务领域,覆盖的场景包括:贷款、支付、供应链融资、保险、资产评估与定价、风控、监管、营销等,基本涵盖了金融服务的主要方面。
佛山产业数字金融仍处于发展阶段,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占比偏低。佛山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主要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有 30% 的金融机构探索运用金融科技但暂未对外服务;有约 20% 的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产品为佛山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并能够基本满足企业当前的业务需求。佛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金融科技服务主要集中在贷款、支付、财务管理、供应链融资等环节,金融科技服务的多样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占比仍需进一步提升。
△ 图 1:调研金融机构运用金融科技服务企业的类型
在佛山,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更多的金融产品经过企业自主申请、系统快速审批,切实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流程复杂繁琐等问题。佛山金融机构通过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包括数据集成、智能报表、智能决策等基础功能在内的大数据技术,打造银企直联系统、企业账户资金管理系统,努力搭建线上贷款体系,实现行内数据模型标准化、报表灵活化、数据具象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等应用功能,升级线上贷款模型。

△ 图 2:金融科技是否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
工商银行佛山分行为了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小微企业客群的融资需求,开发“经营快贷”“鸿业成长”“优享贷”“专享贷”四大产品系列,先后推出 20 多款产品。如:针对创业初期、资金和资产规模较小的小微企业而推出的“税易通”等网上小额信用贷款产品以及企业主“ e 抵快贷” “跨境贷” “用工贷”和企业主“尊享贷”。这些产品通过应用电子化、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由企业或企业主自主申请,系统快速审批,实现“秒贷”。
■ 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推出“ e 票贷”业务,依托兴业银行小微企业线上融资系统,实现大数据风控模型自动化线上审批,业务模式灵活,授信额度最高可达 1000 万元,质押率最高可达 100%。持有符合兴业银行要求的未到期的电子商票、电子银票的小微企业均可办理该业务,通过手机 App 等方式即可获得在线申请、签约、提款、还款等全流程线上服务,可选择的服务模式也具有多样化,如占用票据承兑人的银行授信额度、占用小微企业自己的银行授信额度等。
■ 民生银行推出新供应链“E融平台”
民生银行供应链“ E 融平台”能够和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多维数据连接,如对接企业 ERP,通过数据互联互通,推进企业线上采购、生产、销售全生产周期的金融需求。民生银行成立了“供应链金融智能融资创新实验室” “数字化评审创新实验室”等金融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推进产业数字金融创新,加快新基建、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的创新发展。
■ 佛山南海农行
佛山南海农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产品主要包括“纳税 e 贷”和“抵押 e 贷”。“纳税 e 贷”基于纳税额稳定性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抵押 e 贷”基于资产评估价值衡量企业贷款风险。此类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产品主要以获取到的中小微企业银行外部数据与相关银行内部数据为数据基础,在贷前、贷中、贷后全贷款流程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如机器学习、用户标签化关联分析、多维聚类分析等,评估中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构建相关信贷模型,推出相关产品及风控手段。
■ 佛山南海农商银行
佛山南海农商银行通过开发移动信贷系统作为信贷业务运作平台,延伸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范围,让客户以最少的到银行次数,获得最快速的金融服务,信贷人员手持 pad 端即可现场为客户提供传统信贷模式中无法提供的服务。该移动信贷系统将资料采集、数字化储存、快速预审等操作等集成到一个平台服务中,如前置客户准入审批,在现场即时调用客户基础数据进行预审批,快速匹配风险等级和融资方案,提高融资成功率。佛山南海农商银行还推出了基于大数据风控模型的“E 税融”线上网贷产品。该产品接入征信、工商、税务、司法等数据信息,经过自动化的信用分析与评估评价,快速为客户生成最高可达 200 万元的授信额度,无需人工干预,申请过程无需提供抵押,还款方式灵活多样,具有较高的业务灵活性。